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初觸與終觸


即時遠距初觸

選課開始時,聽到有一堂遠距教學的課。初聽聞之下,舊知識馬上聯結到以往的遠距教學模式,上課前看到了視訊跟麥克風,才知道我又接觸了另一種的遠距教學。而原本文字溝通方式及網路隱蔽性,被即時遠距的影音傳送所取代,轉換成另一種經由科技媒體為中介的課堂環境。課程一開始,雖然是跟熟悉的同學與認識的學長姐一同上課,但還是不習慣經由視訊方式對一群人說話(因為不知道眼睛該看哪),但後來幾番被動性發言下來,也就逐漸習慣這樣的方式。

舉例如下

佳珊所言:


第一次嘗試用視訊的方式上課,並且跟身在國外的老師對話,感覺很特別。但我並不是個習慣鏡頭的人,所以當webcam開啟,總會有點不知道該把眼睛往哪放的感覺。


透過科技聚合

對於即時遠距的便利性,不外乎可節省往返學校的車資與時間,這點在我們這堂課上就顯得十分重要。耀德可以在上完課就去上班,不用在台東多留一天;義斌學長、博忠學長與偉堯也可以不用從服務學校往返台東大學。但雖然科技帶來方便,亦有其科技不便之處:在學期一開始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登入帳號與平台使用的問題,在一開始的幾堂課之中,我們陷入與麥克風苦戰的迴圈,沒有聲音直到彷彿教室處在山谷之中。


舉例如下

鳳英所言: 這次可以看到人又有好聽的聲音(迴音哦)!很特別,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可以一起學習。省去大家奔波抵達同一地點上課的勞累,也節省了許多資源。真讚!看到自己在上面,真的不太適應,不過大家都很不錯,老師也一直試圖讓上課的過程輕鬆愉快。雖然狀況很多,聽不到聲音、無法講話、網路掛了、電源供應器壞了、電話響了、大家努力發言,但又不知是誰在說話(真可愛),雖然有很多的突發狀況,但這樣的學習更令人印象深刻,更具學習效果。


偉堯所言: 使用遠距教學克服了空間上的障礙,讓處在不同地區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有主機、有網路的地點進行學習。不論是及時同步(quasi-f2f )的影像聲音,或者非同步的平台,都是優良的學習管道。可是在這次臨時面對的問題─網路學園移機,讓大家都再次體會到使用遠距教學時出現的障礙。


後來課程嘗試了非同步進行的方式,我們經由非同步的課程進行,了解到googlegroup的使用與非面對面時,文字無法確切傳達出原意,同一段文字裡,會經由每個人看到的觀點不同,而激發出不同的想法與改變。後來,又因為教學平台發生故障,我們又有一次嘗試將平時使用的即時通訊應用於課堂上的機會。


舉例如下

雅琇學姐所言: 原本覺得好用的MSN拿來上課突然覺得MSN好難用,老師明快的決定讓課程再次以非同步的方式進行,這次大家好像比較有頭緒,知道該去哪裡討論,也知道究竟要討論什麼,其實在這些使用BLOG和WIKI的日子裡,我們一直都在進行非同步的教學,反而是習慣了每天連上討論區看看,而不會覺得麻煩了!

不同往常般的課程進行,我們可分作分散式(老師、義斌學長、博忠學長、偉堯與耀德)及聚合(雅琇學姐、佩貞、智元),在此兩團體中,我們可以發現偏屬於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的學習特質。

舉例如下

耀德所言: 在討論同步與非同步教學的優缺點中,老師提到非同步教學對學生的優點為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自主性 (self discipline),與對科技工具的熟悉與 comfort 程度 (familiarity and comfort level)。的確,非同步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自由的運用與支配學習的時間,而在另一方面,對老師的優點就是活動的 design 與 facilitate,透過老師自己設計、準備教材,可以有更深、更廣的思考。但缺點就是同學參與的方式只侷限以文字表達,無法有影像與聲音的互動,課程當中也會略顯單調。

茲將傳統教學與數位教學間的互動層面分立如下表1


課程進行與回饋

課程的進行中,從文獻的字彙與閱讀排版不難發現,顯然已經通過第一道篩選,使我們在英文不利的情況下,仍可吸收到國外的相關資訊。經由老師提供的訪談與影片,亦事先預選有中文字幕或事後給予訪談及閱讀的重點提要等。

舉例如下

博忠學長所言: 文章閱讀能力也影響學習的效果,幸好Grace老師在學習前會製作導讀錄音檔,或是導讀大綱,讓我們可以先有重點概要的認知,否則英文文章對我而言相當吃力,會有讀完後仍是一知半解,未能獲得文章的精華,事倍功半,浪費很多的時間。

每週規定敘寫的部落格,在一開始,因為以往沒針對課堂的內容、感想舒發到網路上的經驗,再加上剛開始的幾週,都環繞在器材使用的問題上。因而會有一種找不到鑰匙的感覺,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如何寫與寫到重點。

舉例如下

小馬所言 : 看過大家的部落格後,真的是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內容大同小異,大家對於上課的內容記得相當地清楚詳細,卻忘了在自己的省思與看法上多加著墨,連馬ㄦ自己也不例外==a。老師的疑問(why~大家寫得都差不多?)不只出現在這堂課中,隔了幾天,上教育實習課時,班導也問了同樣的問題,班導提到:「雖然大家在教學的專業上都有成長,怎麼在表達自己看法這部份還是沒有長進?甚至有人還出現退步的情況!」

另,在輪流統整與回饋時,可藉由不同人所統整的方式汲取經驗,如何有條理的整理出每個人對課堂的感想與從中發現一些問題,而提問與討論得另一個困難點,就是不知道該如何針對其所發表的感想進行回饋,及怎樣才算可以對其正向回饋。

舉例如下


戎文所言 : 而關於我們的提問呢?似乎對於大家來說都有點難度。像我的問題就很不恰當,畢竟同學包括我自己對百元美金電腦都不熟悉,也因此無法讓同學能好好的討論,而且似乎也跨越了下一組的主題,真的很不好意思~再次跟大家說聲抱歉。而我覺得小哈跟王關豪的問題就比較好,因為在經由老師的舉例和引導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把問題想的太複雜化了!其實很多領域都可以結合,我覺得就像統整課程一樣,選定一個主題並結合許多相關領域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獲得更多元以及完整的知識。


語言問題,是一直產生的眾多循環之一,從老師一開始用英文寫部落格、文獻與訪談的英文聽寫,到最後使用中文進行、盡量採取中文聽講與容易閱讀、預錄大綱提要的方式進行,足以見得教學者對學習者的回饋、修正與適時提供鷹架組織的重要性。


舉例如下

孟芬老師所言如下:

我的困難

1. 對中文的文獻不了解,無法辨別其權威性與代表性


2. 英文文獻我也無法翻譯成中文,導讀只能做大意的闡述


3. 我看中文的內容,就像同學看英文一樣,有看沒有懂,看不太懂中文的翻譯啊



同學的困難

1. 英文程度

2. 關鍵字不了解,阻礙全文閱讀 (e.g. activity level, 甚至 level 在這裡是什麼意思也不太確定)

3. 文化差異造成閱讀障礙 (e.g. University of Phoenix 是全美著名的全 online 大學)


同步 v .s. 非同步


數位學習的前提,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之上,然而針對學習者的偏好與特質,加上以數位教學的進行方式,可能就會衍生出學習孤獨感。然而,在我們的課堂上,經由同步時的輪流發表,以小組合作進行的方式進行方式,學習孤獨感亦不攻自破。且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原本熟識的同儕,所以在課程進行與課後溝通方面,也較易產生互動行為。

舉例如下

佩貞喜歡同步教學的動機如下: 會喜歡同步教學是因為我是個「人來瘋」的一位學習者, 我喜歡看到老師、同學們互動、表情、聲音...等,這會使我很興奮!^__^

而在非同步進行時,深刻體會到非同步時,所要自行深入探索資料與需花費的時間,將會是同步進行課程得數倍時間。

舉例如下

雅琇學姐所言 : 老師與學生雙方都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要先看完老師給的影片,然後開始想(想,真的讓人好容易餓)到底影片裡面在說什麼,然後到討論區去發表感言,並且在其他人不定時的發表後,閱讀與回應,大家寫的也都滿深奧的,有時後我看不懂。別人可能也看不懂我在胡扯什麼。


佳珊所言: 我們彼此之間已經相當熟稔,而且,我想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一直都有個不是很好的習慣,就是當上課遇到問題時,會寧願與同學討論,也不會舉手向老師發問,包括我。基於這個原因,所以老師常在上課時聽見我們在底下竊竊私語的聲音,即使我們不是在聊天,但這種跟老師搶Mic 的感覺似乎真的不是很好。

因此,體會到時間排程與管理的重要性,並磨練自己短時間內該如何找到所需資料,從資料中提取、審問與歸納整理的工夫。

舉例如下


佩貞提到 將學習歸究於內在因素的學習者,會覺得學習成就的好或壞是因為自己的因素,自己有沒有用心,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其他環境、他人...等各種外在因素,而作為推卸『自己要用心學習』的藉口,既然要學習,就要用心盡全力去學習,這才是對自己負責的人。

茲將同步與非同步得差異整理如下:1.少了群體針對其中某一主題的直接討論,但個體可依照自己的步調去調整進度;2.可以自由掌握學習進度,但缺乏即時互動與討論,只能憑藉後來群組討論再建立與修正自己的觀念;3.少了直接的解惑與討論,但可由教師提供或自身尋找去發現資料來解決相關疑問,拓展自己本身原有的見解;4.在討論群組使用方面,事實上與非同步相同,只是在缺乏直接討論與解惑下,需要用討論群組的機會變多了,進而使自己可以思考他人的看法與立場,為什麼會這樣想?自己為什麼沒想到?;5.課程大綱與說明需仔細,以讓學習者了解其進度與相關作業。因無法觀察他人對主題討論的表情與語氣,只能透過自己本身主觀去解釋他人想法,及經過Mail、MSN或討論群組等去詢問或回應。

合作學習的進行

在臺灣的小組合作學習,大多以各司其職,將職務分配到小組成員中,待規定時限到後,再統整組合出一整體報告。而報告主持人可能是最後統整報告或分派到演講人職位。

舉例如下

小馬所言: 覺得台灣學生停留在「分工」階段的為大多數,「合作」的情況較少;當工作分配完後便各自行動,過程中若有人發現疑問時才做討論。這樣的工作模式雖然省時,卻失去腦力激盪發現新想法的機會,學習的內容也僅剩下片面(所負責的部份)難以構成整體的概念。

經由一次事先沒預定的主持經驗,深切體會到從課程一開始老師是如果進行準備,假如冷場與議題遠離主軸時,該怎麼拉回並透過自身詮釋,以讓其他同儕可以融入且加添新想法。

舉例如下

小冷所言: 主持一場會議,要能統整大家的話,要能帶動大家的氣氛,要能夠適時的了解,你這樣說話大家聽不聽的懂。1.說話落落大方;2.口語表達清楚易明白;3.說話經過大腦;4.能夠一直把場子搞熱;5.事先跑過流程;6.將某些難懂的專有名詞或是詞彙運用讓人能夠易於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7.能統整大夥的意見;8.提供並運用良好的交流管道進行會議的討論;9.口齒要清晰;10.口氣要芬芳 哈哈哈哈

而在課後學習沙龍整理,對於分散三地的我們來說,如何約同一時段與透過E-mil聯絡,而不使科技障礙再度出現,被擋信亦或收到的時間在數小時之後。是一項需再度跨越的柵欄。 首次聽聞亂數分組時,第一個反應是我在學校中分組裡沒碰到過的。因為在修課過程中,以往到別班(系)修課時,往往都是幾個好朋友一起去佔領教室某一塊角落。而經過老師與雅琇學姐得提醒,發現亂數分組是在職場適應第一步,想起在一開學或打工時,主管跟同事或同學剛開始都是不熟悉的人,也是從各做各的工作,經一段時間或一個專案後,就可以針對每個人不同特性進行調適與整合。

數位教學與未來

對我本身而言,這堂課的最大收獲,是得以藉課堂進行與三位學者的訪談中,重新整理自己對數位教學的看法、經驗與詮釋。首先經由Dr.Liu了解遠距培訓如何進行,在學生自我學習與時間管理上的問題,需透過在教學活動中,逐漸熟悉透過系統媒體完成的任務或功課,讓學習者慢慢整合經由媒體、教學者、同儕及教材互動,來增加於教學內容的學習時間。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如下: 所謂三個時期,並非時間序列,是指「發展→改善→維護」的過程。發展期是將課程轉化為線上課程;改善期則是依據師生互動過程加以改善課程;維護期的課程漸趨完善,稍加維護便可。

在課堂經營部份,屬於教師用評鑑來知道學生的程度及確定學生是否適合遠距教學。教材與活動設計要盡量有趣生動活潑要,並根據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來評估,盡量貼近學生生活,以讓師生面授或遠距進行互動。而非只是單純傳遞知識及將教材文本轉換媒介傳遞。

舉例如下

偉堯的看法 : 說到線上課程並非一下子全部轉化成線上課程,重點是教學的情境與過程。我想到我們國內的教育改革。九年一貫的主軸是要將資源整合,將各科能夠互相的融合進行生活化教學。但是,實施下來,發現很多課程都為了融合而非常勉強的湊在一起。其實這都短視近利,只求暫時的成效,而沒有考慮周詳。因此,我覺得這點國內的教育改革學者應該還得多學學其中精神。

瞇瞇所言: 以我們這堂課來說,「選擇符合學生喜好或需求的課程」要怎麼安排,每個人都存在有個體差異。同學提出的是「選擇喜歡的報告方式」,這也許可行,也許可以嘗試多元的學習但另一點「符合學生興趣的內容」,就存在的本末倒置的風險。

在課程發展方面,重要的是需不斷透過與學生溝通,從獲取更多的想法中到反饋。也經由多聽學生的意見與教師本身的反思來修改課程或刪除/新增,將一開始由老師根據經驗設計教學活動教學,逐步發展至課程的完整發展。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 學生學習動機依然是有差別,可用較有趣或是與生活連結的課程內容來提高,但參與度仍是有個別差異。較佳的課程設計方式,應是師生共同參與、回饋互動慢慢產生。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勉強不來的,影響的因素也很多,不單是教師或課程設計的問題。


孟芬老師的看法: 提到對課程的調整,就不得不談到這學期使用的工具。我已經在wk3: 說太多話了!!! (part1) 以及wk2: 人多意見多,但這是好事 (part1) (issue 4) 中兩次提到改進的計畫。最主要我承認一開始一下子太快的介紹了太多的工具,以後必須一個一個循序漸進的介紹。第二是這學期每樣工具我並沒有好好仔細的介紹,這也是可以大幅改進的。如果這兩點做到,我想同學們的接受度與使用度應該會提高。


在成員組成與成本資助方面,提到美國基本上都有服務性的教學資源中心單位,由要修online的課的人付錢給州政府,然後再以州政府給學校補助款的循環方式。而另外提到,最理想的成員是教學與電腦資訊相結合的人員,以做出或協助課程良好的呈現。然而有些實作課程需要親身經歷的經驗,在這部份,如無法承單貴儀維護與額外輔助器材的成本花費,則從利用媒體轉介輔助或可重覆觀看的特性,以減少災害發生的危險性與人力重覆模擬。


其次在Jennie的經驗談中,了解遠距教育的同質異型,舉例如下


佩貞將其整理如下五種上課方式:


《1》 Fully Online:使用WebCT,卻沒有機會與老師同學面對面互動


《2》Video :dvd上課,自己安排時間,隨選視訊


《3》hybird:一週到校,一週網路回答問題

《4》Video Conference:會事先給ppt


《5》Personal Website:第一週和最後一週面對面,第一週講解課程如何進行, 提供sample,也讓同學互相觀摩

此五種方式在課程進行中,教師會透過PPT結合語音、透過螢幕錄影傳達軟體操作與說明及影音視訊方式。因為所有教材相關內容都已呈現在平台上,學生平時可透過自行觀看或自己步調進行。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如下: 課程方面:內容大綱一定都會呈現在網上、若提供課程重點更能節省筆記時間、仍有Face to Face的時間。 學習方面:線上課程可以節省距離時間、學習速度需自行調整、閱讀量更多,學習不見得比傳統教學輕鬆(~~~深表同意!~~~)。

有趣的發現:


DVD授課模式:這倒有不少好處,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重複性」與「安全性」。

Personal Website方式:這可有不少風險,不但老師要有能力,也要有設備,但是能夠自行管理未必不好,而且對老師可能也相對輕鬆,因為這個網站可能是「萬年網站」,老師就不用花太多時間再去建設,但反過來想,或許這樣的網站專業性比較充足。


不論課程以何種方式進行與互動,都有其共通的主要項目:(1)建立課程從屬相關內容與更新。(2)經不同媒介以適當傳達教材內容。(3)師生間溝通與互動管道暢通。(4)制定作業繳交時限、結果呈現規範與觀摩。(5)建立作業抄襲、作弊或遲交的相關規範。(6)相關參與者的時間管理與自我要求。 最後從Dr.Bonk所提到混成教學中,瞭解六個主要實際用來設計BL的面向: (1) 即時互動功能, (2) 學習者區辨與自律功能, (3)支援與訓練的模型, (4) 改革創新與系統建構間的協調性 , (5)文化適應性, 與 (6)擬平數位落差。


而在使用混成教學設計使用與學習時,需注意以下六個面向:(1)豐富的教學法,(2) 知識的汲取管道,(3) 社會互動,(4) 個人化行為,(5) 成本效益, 與(6) 修正與擴充便利。


經由以學習者為中心策略的採納,使學習者達到三個階層,即:(1) 線上自我學習, (2) 經由活動練習並運用所獲得的經驗來取代講授,與(3) 經由線上學習並促使學習遷移到工作環境上。經由線上教學模式的輔助,可使學生習得工具相關技能、技術知識並從實作中獲取經驗與培養判斷-製造的技能。


終觸

在接近期末這段時間,因由個人自身的私務與抓不到課堂上言論的關鍵詞,以致於後半部的課堂回饋屢次修修改改,覺得沒有什麼建設性的內容,所以就不再發佈出來,這是最為遺憾的一部份。在課程進行與回饋過程中,我們經由描寫與述說,透過彼此之間的觀察、互動與模仿,得以透過部落格分享與統整,借鑑他人的思考邏輯與統整能力。另外,老師對於課程中所面臨到問題,及在部落格回饋間加以增強,使得課程發展漸趨成熟穩定。 另一方面,經由老師、教材、同儕與教學環境的互動,透過小組合作、單人發表回饋與主持討論等模式,透過觀察自身與他人的差異,以省察不足之處、如何可以做到更好與下一次可以怎麼做。在教師身上,我們體會到老師的課堂經營、課堂主持與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再接觸即時遠距亦或主持即時遠距時,心中已有個標準典範。


最後,提出在課堂上所發現的幾點:1.時限的重要性,針對作業繳交與上課得時間,不能因私務而打亂原定規劃。當科技帶來方便時,我們要思考如何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做更好的應用。2.作業的相關整合,在一開始可將相關的規劃表提出、訂好時程與建立發生科技障礙時的補救措施,透過討論建立共識,並經由分讀文獻及其他方式加強真實合作部份。3.課堂討論時,需避免無窮迴圈,經由適時提綱重點,將稍有偏離的主題導回正軌。4.課堂後在部落格或Wiki上,將新發現或未經深入討論的重點,將其編序並透過共同創作精神,以非同步的方式進行。5.課程進行不完全以學生興趣為考量,適時給予正負回饋,比完全給予方便更適當。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即時遠距期末

即時遠距初觸

選課開始時,聽到有一堂遠距教學的課。初聽聞之下,舊知識馬上聯結到以往的遠距教學模式,上課前看到了視訊跟麥克風,才知道我又接觸了另一種的遠距教學。而原本文字溝通方式及網路隱蔽性,被即時遠距的影音傳送所取代,轉換成另一種經由科技媒體為中介的課堂環境。課程一開始,雖然是跟熟悉的同學與認識的學長姐一同上課,但還是不習慣經由視訊方式對一群人說話(因為不知道眼睛該看哪),但後來幾番被動性發言下來,也就逐漸習慣這樣的方式。


舉例如下

佳珊所言:
第一次嘗試用視訊的方式上課,並且跟身在國外的老師對話,感覺很特別。但我並不是個習慣鏡頭的人,所以當webcam開啟,總會有點不知道該把眼睛往哪放的感覺。

透過科技聚合

對於即時遠距的便利性,不外乎可節省往返學校的車資與時間,這點在我們這堂課上就顯得十分重要。耀德可以在上完課就去上班,不用在台東多留一天;義斌學長、博忠學長與偉堯也可以不用從服務學校往返台東大學。但雖然科技帶來方便,亦有其科技不便之處:在學期一開始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登入帳號與平台使用的問題,在一開始的幾堂課之中,我們陷入與麥克風苦戰的迴圈,沒有聲音直到彷彿教室處在山谷之中。

舉例如下


鳳英所言:
這次可以看到人又有好聽的聲音(迴音哦)!很特別,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可以一起學習。省去大家奔波抵達同一地點上課的勞累,也節省了許多資源。真讚!看到自己在上面,真的不太適應,不過大家都很不錯,老師也一直試圖讓上課的過程輕鬆愉快。雖然狀況很多,聽不到聲音、無法講話、網路掛了、電源供應器壞了、電話響了、大家努力發言,但又不知是誰在說話(真可愛),雖然有很多的突發狀況,但這樣的學習更令人印象深刻,更具學習效果。

偉堯所言:
使用遠距教學克服了空間上的障礙,讓處在不同地區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有主機、有網路的地點進行學習。不論是及時同步(quasi-f2f )的影像聲音,或者非同步的平台,都是優良的學習管道。可是在這次臨時面對的問題─網路學園移機,讓大家都再次體會到使用遠距教學時出現的障礙。

後來課程嘗試了非同步進行的方式,我們經由非同步的課程進行,了解到googlegroup的使用與非面對面時,文字無法確切傳達出原意,同一段文字裡,會經由每個人看到的觀點不同,而激發出不同的想法與改變。後來,又因為教學平台發生故障,我們又有一次嘗試將平時使用的即時通訊應用於課堂上的機會。

舉例如下

雅琇學姐所言:
原本覺得好用的MSN拿來上課突然覺得MSN好難用,老師明快的決定讓課程再次以非同步的方式進行,這次大家好像比較有頭緒,知道該去哪裡討論,也知道究竟要討論什麼,其實在這些使用BLOG和WIKI的日子裡,我們一直都在進行非同步的教學,反而是習慣了每天連上討論區看看,而不會覺得麻煩了!

不同往常般的課程進行,我們可分作分散式(老師、義斌學長、博忠學長、偉堯與耀德)及聚合(雅琇學姐、佩貞、智元),在此兩團體中,我們可以發現偏屬於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的學習特質。

舉例如下

耀德所言:
在討論同步與非同步教學的優缺點中,老師提到非同步教學對學生的優點為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自主性 (self discipline),與對科技工具的熟悉與 comfort 程度 (familiarity and comfort level)。的確,非同步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自由的運用與支配學習的時間,而在另一方面,對老師的優點就是活動的 design 與 facilitate,透過老師自己設計、準備教材,可以有更深、更廣的思考。但缺點就是同學參與的方式只侷限以文字表達,無法有影像與聲音的互動,課程當中也會略顯單調。

茲將傳統教學與數位教學間的互動層面分立如下表1



課程進行與回饋



課程的進行中,從文獻的字彙與閱讀排版不難發現,顯然已經通過第一道篩選,使我們在英文不利的情況下,仍可吸收到國外的相關資訊。經由老師提供的訪談與影片,亦事先預選有中文字幕或事後給予訪談及閱讀的重點提要等。

舉例如下

博忠學長所言:
文章閱讀能力也影響學習的效果,幸好Grace老師在學習前會製作導讀錄音檔,或是導讀大綱,讓我們可以先有重點概要的認知,否則英文文章對我而言相當吃力,會有讀完後仍是一知半解,未能獲得文章的精華,事倍功半,浪費很多的時間。
每週規定敘寫的部落格,在一開始,因為以往沒針對課堂的內容、感想舒發到網路上的經驗,再加上剛開始的幾週,都環繞在器材使用的問題上。因而會有一種找不到鑰匙的感覺,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如何寫與寫到重點。

小馬所言 :
看過大家的部落格後,真的是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內容大同小異,大家對於上課的內容記得相當地清楚詳細,卻忘了在自己的省思與看法上多加著墨,連馬ㄦ自己也不例外==a。老師的疑問(why~大家寫得都差不多?)不只出現在這堂課中,隔了幾天,上教育實習課時,班導也問了同樣的問題,班導提到:「雖然大家在教學的專業上都有成長,怎麼在表達自己看法這部份還是沒有長進?甚至有人還出現退步的情況!」
另,在輪流統整與回饋時,可藉由不同人所統整的方式汲取經驗,如何有條理的整理出每個人對課堂的感想與從中發現一些問題,而提問與討論得另一個困難點,就是不知道該如何針對其所發表的感想進行回饋,及怎樣才算可以對其正向回饋。

戎文所言 :
而關於我們的提問呢?似乎對於大家來說都有點難度。像我的問題就很不恰當,畢竟同學包括我自己對百元美金電腦都不熟悉,也因此無法讓同學能好好的討論,而且似乎也跨越了下一組的主題,真的很不好意思~再次跟大家說聲抱歉。而我覺得小哈跟王關豪的問題就比較好,因為在經由老師的舉例和引導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把問題想的太複雜化了!其實很多領域都可以結合,我覺得就像統整課程一樣,選定一個主題並結合許多相關領域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獲得更多元以及完整的知識。

而語言問題,是一直產生的眾多循環之一,從老師一開始用英文寫部落格、文獻與訪談的英文聽寫,到最後使用中文進行、盡量採取中文聽講與容易閱讀、預錄大綱提要的方式進行,足以見得教學者對學習者的回饋、修正與適時提供鷹架組織的重要性。

舉例如下

孟芬老師所言如下:

我的困難


1. 對中文的文獻不了解,無法辨別其權威性與代表性
2. 英文文獻我也無法翻譯成中文,導讀只能做大意的闡述
3. 我看中文的內容,就像同學看英文一樣,有看沒有懂,看不太懂中文的翻譯啊

同學的困難


1. 英文程度
2. 關鍵字不了解,阻礙全文閱讀 (e.g. activity level, 甚至 level 在這裡是什麼意思也不太確定)
3. 文化差異造成閱讀障礙 (e.g. University of Phoenix 是全美著名的全 online 大學)

同步 v .s. 非同步

數位學習的前提,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之上,然而針對學習者的偏好與特質,加上以數位教學的進行方式,可能就會衍生出學習孤獨感。然而,在我們的課堂上,經由同步時的輪流發表,以小組合作進行的方式進行方式,學習孤獨感亦不攻自破。且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原本熟識的同儕,所以在課程進行與課後溝通方面,也較易產生互動行為。

舉例如下

佩貞喜歡同步教學的動機如下:
會喜歡同步教學是因為我是個「人來瘋」的一位學習者,
我喜歡看到老師、同學們互動、表情、聲音...等,這會使我很興奮!^__^
而在非同步進行時,深刻體會到非同步時,所要自行深入探索資料與需花費的時間,將會是同步進行課程得數倍時間。

雅琇學姐所言 :
老師與學生雙方都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要先看完老師給的影片,然後開始想(想,真的讓人好容易餓)到底影片裡面在說什麼,然後到討論區去發表感言,並且在其他人不定時的發表後,閱讀與回應,大家寫的也都滿深奧的,有時後我看不懂。別人可能也看不懂我在胡扯什麼。

佳珊所言:
我們彼此之間已經相當熟稔,而且,我想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一直都有個不是很好的習慣,就是當上課遇到問題時,會寧願與同學討論,也不會舉手向老師發問,包括我。基於這個原因,所以老師常在上課時聽見我們在底下竊竊私語的聲音,即使我們不是在聊天,但這種跟老師搶Mic 的感覺似乎真的不是很好。

因此,體會到時間排程與管理的重要性,並磨練自己短時間內該如何找到所需資料,從資料中提取、審問與歸納整理的工夫。

舉例如下

佩貞提到
將學習歸究於內在因素的學習者,會覺得學習成就的好或壞是因為自己的因素,自己有沒有用心,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其他環境、他人...等各種外在因素,而作為推卸『自己要用心學習』的藉口,既然要學習,就要用心盡全力去學習,這才是對自己負責的人。

茲將同步與非同步得差異整理如下:1.少了群體針對其中某一主題的直接討論,但個體可依照自己的步調去調整進度;2.可以自由掌握學習進度,但缺乏即時互動與討論,只能憑藉後來群組討論再建立與修正自己的觀念;3.少了直接的解惑與討論,但可由教師提供或自身尋找去發現資料來解決相關疑問,拓展自己本身原有的見解;4.在討論群組使用方面,事實上與非同步相同,只是在缺乏直接討論與解惑下,需要用討論群組的機會變多了,進而使自己可以思考他人的看法與立場,為什麼會這樣想?自己為什麼沒想到?;5.課程大綱與說明需仔細,以讓學習者了解其進度與相關作業。因無法觀察他人對主題討論的表情與語氣,只能透過自己本身主觀去解釋他人想法,及經過Mail、MSN或討論群組等去詢問或回應。

合作學習的進行

在臺灣的小組合作學習,大多以各司其職,將職務分配到小組成員中,待規定時限到後,再統整組合出一整體報告。而報告主持人可能是最後統整報告或分派到演講人職位。

舉例如下

小馬所言:
覺得台灣學生停留在「分工」階段的為大多數,「合作」的情況較少;當工作分配完後便各自行動,過程中若有人發現疑問時才做討論。這樣的工作模式雖然省時,卻失去腦力激盪發現新想法的機會,學習的內容也僅剩下片面(所負責的部份)難以構成整體的概念。
經由一次事先沒預定的主持經驗,深切體會到從課程一開始老師是如果進行準備,假如冷場與議題遠離主軸時,該怎麼拉回並透過自身詮釋,以讓其他同儕可以融入且加添新想法。

小冷所言:
主持一場會議,要能統整大家的話,要能帶動大家的氣氛,要能夠適時的了解,你這樣說話大家聽不聽的懂。1.說話落落大方;2.口語表達清楚易明白;3.說話經過大腦;4.能夠一直把場子搞熱;5.事先跑過流程;6.將某些難懂的專有名詞或是詞彙運用讓人能夠易於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7.能統整大夥的意見;8.提供並運用良好的交流管道進行會議的討論;9.口齒要清晰;10.口氣要芬芳 哈哈哈哈

而在課後學習沙龍整理,對於分散三地的我們來說,如何約同一時段與透過E-mil聯絡,而不使科技障礙再度出現,被擋信亦或收到的時間在數小時之後。是一項需再度跨越的柵欄。

首次聽聞亂數分組時,第一個反應是我在學校中分組裡沒碰到過的。因為在修課過程中,以往到別班(系)修課時,往往都是幾個好朋友一起去佔領教室某一塊角落。而經過老師與雅琇學姐得提醒,發現亂數分組是在職場適應第一步,想起在一開學或打工時,主管跟同事或同學剛開始都是不熟悉的人,也是從各做各的工作,經一段時間或一個專案後,就可以針對每個人不同特性進行調適與整合。

數位教學與未來

對我本身而言,這堂課的最大收獲,是得以藉課堂進行與三位學者的訪談中,重新整理自己對數位教學的看法、經驗與詮釋。首先經由Dr.Liu了解遠距培訓如何進行,在學生自我學習與時間管理上的問題,需透過在教學活動中,逐漸熟悉透過系統媒體完成的任務或功課,讓學習者慢慢整合經由媒體、教學者、同儕及教材互動,來增加於教學內容的學習時間。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如下:
所謂三個時期,並非時間序列,是指「發展→改善→維護」的過程。發展期是將課程轉化為線上課程;改善期則是依據師生互動過程加以改善課程;維護期的課程漸趨完善,稍加維護便可。

在課堂經營部份,屬於教師用評鑑來知道學生的程度及確定學生是否適合遠距教學。教材與活動設計要盡量有趣生動活潑要,並根據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來評估,盡量貼近學生生活,以讓師生面授或遠距進行互動。而非只是單純傳遞知識及將教材文本轉換媒介傳遞。

舉例如下

偉堯的看法 :
說到線上課程並非一下子全部轉化成線上課程,重點是教學的情境與過程。我想到我們國內的教育改革。九年一貫的主軸是要將資源整合,將各科能夠互相的融合進行生活化教學。但是,實施下來,發現很多課程都為了融合而非常勉強的湊在一起。其實這都短視近利,只求暫時的成效,而沒有考慮周詳。因此,我覺得這點國內的教育改革學者應該還得多學學其中精神。

瞇瞇所言:
以我們這堂課來說,「選擇符合學生喜好或需求的課程」要怎麼安排,每個人都存在有個體差異。同學提出的是「選擇喜歡的報告方式」,這也許可行,也許可以嘗試多元的學習但另一點「符合學生興趣的內容」,就存在的本末倒置的風險。

在課程發展方面,重要的是需不斷透過與學生溝通,從獲取更多的想法中到反饋。也經由多聽學生的意見與教師本身的反思來修改課程或刪除/新增,將一開始由老師根據經驗設計教學活動教學,逐步發展至課程的完整發展。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
學生學習動機依然是有差別,可用較有趣或是與生活連結的課程內容來提高,但參與度仍是有個別差異。較佳的課程設計方式,應是師生共同參與、回饋互動慢慢產生。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勉強不來的,影響的因素也很多,不單是教師或課程設計的問題。

孟芬老師的看法:
提到對課程的調整,就不得不談到這學期使用的工具。我已經在wk3: 說太多話了!!! (part1) 以及wk2: 人多意見多,但這是好事 (part1) (issue 4) 中兩次提到改進的計畫。最主要我承認一開始一下子太快的介紹了太多的工具,以後必須一個一個循序漸進的介紹。第二是這學期每樣工具我並沒有好好仔細的介紹,這也是可以大幅改進的。如果這兩點做到,我想同學們的接受度與使用度應該會提高。

在成員組成與成本資助方面,提到美國基本上都有服務性的教學資源中心單位,由要修online的課的人付錢給州政府,然後再以州政府給學校補助款的循環方式。而另外提到,最理想的成員是教學與電腦資訊相結合的人員,以做出或協助課程良好的呈現。然而有些實作課程需要親身經歷的經驗,在這部份,如無法承單貴儀維護與額外輔助器材的成本花費,則從利用媒體轉介輔助或可重覆觀看的特性,以減少災害發生的危險性與人力重覆模擬。

其次在Jennie的經驗談中,了解遠距教育的同質異型,

舉例如下

佩貞將其整理如下五種上課方式:
《1》 Fully Online:使用WebCT,卻沒有機會與老師同學面對面互動《2》Video :dvd上課,自己安排時間,隨選視訊《3》hybird:一週到校,一週網路回答問題《4》Video Conference:會事先給ppt《5》Personal Website:第一週和最後一週面對面,第一週講解課程如何進行, 提供sample,也讓同學互相觀摩

此五種方式在課程進行中,教師會透過PPT結合語音、透過螢幕錄影傳達軟體操作與說明及影音視訊方式。因為所有教材相關內容都已呈現在平台上,學生平時可透過自行觀看或自己步調進行。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如下:
課程方面:內容大綱一定都會呈現在網上、若提供課程重點更能節省筆記時間、仍有Face to Face的時間。
學習方面:線上課程可以節省距離時間、學習速度需自行調整、閱讀量更多,學習不見得比傳統教學輕鬆(~~~深表同意!~~~)。

有趣的發現:
DVD授課模式:這倒有不少好處,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重複性」與「安全性」。
Personal Website方式:這可有不少風險,不但老師要有能力,也要有設備,但是能夠自行管理未必不好,而且對老師可能也相對輕鬆,因為這個網站可能是「萬年網站」,老師就不用花太多時間再去建設,但反過來想,或許這樣的網站專業性比較充足。

不論課程以何種方式進行與互動,都有其共通的主要項目:(1)建立課程從屬相關內容與更新。(2)經不同媒介以適當傳達教材內容。(3)師生間溝通與互動管道暢通。(4)制定作業繳交時限、結果呈現規範與觀摩。(5)建立作業抄襲、作弊或遲交的相關規範。(6)相關參與者的時間管理與自我要求。

最後從Dr.Bonk所提到混成教學中,瞭解六個主要實際用來設計BL的面向: (1) 即時互動功能, (2) 學習者區辨與自律功能, (3)支援與訓練的模型, (4) 改革創新與系統建構間的協調性 , (5)文化適應性, 與 (6)擬平數位落差。而在使用混成教學設計使用與學習時,需注意以下六個面向:(1)豐富的教學法,(2) 知識的汲取管道,(3) 社會互動,(4) 個人化行為,(5) 成本效益, 與(6) 修正與擴充便利。

經由以學習者為中心策略的採納,使學習者達到三個階層,即:(1) 線上自我學習, (2) 經由活動練習並運用所獲得的經驗來取代講授,與(3) 經由線上學習並促使學習遷移到工作環境上。經由線上教學模式的輔助,可使學生習得工具相關技能、技術知識並從實作中獲取經驗與培養判斷-製造的技能。

總結

在接近期末這段時間,因由個人自身的私務與抓不到課堂上言論的關鍵詞,以致於後半部的課堂回饋屢次修修改改,覺得沒有什麼建設性的內容,所以就不再發佈出來,這是最為遺憾的一部份。在課程進行與回饋過程中,我們經由描寫與述說,透過彼此之間的觀察、互動與模仿,得以透過部落格分享與統整,借鑑他人的思考邏輯與統整能力。另外,老師對於課程中所面臨到問題,及在部落格回饋間加以增強,使得課程發展漸趨成熟穩定。
另一方面,經由老師、教材、同儕與教學環境的互動,透過小組合作、單人發表回饋與主持討論等模式,透過觀察自身與他人的差異,以省察不足之處、如何可以做到更好與下一次可以怎麼做。在教師身上,我們體會到老師的課堂經營、課堂主持與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再接觸即時遠距亦或主持即時遠距時,心中已有個標準典範。

最後,提出在課堂上所發現的幾點:1.時限的重要性,針對作業繳交與上課得時間,不能因私務而打亂原定規劃。當科技帶來方便時,我們要思考如何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做更好的應用。2.作業的相關整合,在一開始可將相關的規劃表提出、訂好時程與建立發生科技障礙時的補救措施,透過討論建立共識,並經由分讀文獻及其他方式加強真實合作部份。3.課堂討論時,需避免無窮迴圈,經由適時提綱重點,將稍有偏離的主題導回正軌。4.課堂後在部落格或Wiki上,將新發現或未經深入討論的重點,將其編序並透過共同創作精神,以非同步的方式進行。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大綱鷹架搭設

即時遠距初觸
-經由科技接觸
-陌生與調適

透過科技聚合(數位學習的優缺)
-科技便利與不利(語音視訊)
-分散與聚合(同區域與分散各處進行)

課程進行與回饋(媒體選擇與部落格)
-文獻選擇
-同儕統整
-影片與訪談
-英文?!中文?!
-找不到鑰匙(寫部落格感想與回饋)

同步 v .s. 非同步(預定與突發狀況不同步)
-自主學習
-學習孤獨
-時間管理與自我要求
-媒介使用概觀

合作學習的進行(台灣與美國的認知與進行)
-小組進行方式
-主持與課後學習沙龍整理
-亂數是職場適應第一步

數位教學與未來
-遠距培訓如何進行(Dr.Liu)
-遠距教育的同質異型(Jennie)
-混成教學(Dr.Bonk)

總結(結合對課堂過程,教師與同儕間的意見)
-透過描寫與述說建立統整能力與邏輯
-學習教師典範行為(不斷進步、回饋與積極性)
-述寫、統整與主持能力

Jennie Chung經驗談

在Jennie的經驗談中,我發現在自身經驗中的一個現象,就是混合此五種形式進行,經由網路教學平台非同步進行或將教學平台當做面授課堂的輔助形式。將自身經驗描述如下:

在第一堂課,修該課程的學生們需到課堂教室,教師與助教會教導如何進入教學平台、說明課堂大綱、如何交作業、office hour與每週上線討論的時間等,讓教師與同學有見面機會,透過面對面認識與溝通互動,解決技術層面與教學規範上的問題。

在學期最後一堂課,在課堂教室進行期末考,也許是防範Dr.Liu所說的作弊問題,因為二技時的期中,期末考是透過不同課程的兩班在同一間教室內隔排坐與需要檢查學生證,然監考老師亦是完全不同科系的教師。如以上機操作課程,則由該課程教師監考與制定考試時間、地點與進行方式。

而在制定作業規範與內容時,教師會提供作業結果呈現或前人的作業觀摩,在作業繳交期限關閉之前,學生可以上傳作業或修改更新上傳。一但到教師所制定時間後,系統會自動關閉該作業上傳功能,因此,學生要補交或因為上傳問題導致作業遲交,就必須發Mail詢問教師或回饋反應。在欣賞觀摩同學的作品方面,交由教師審閱個人作業後勾選或小組學生自身決定。

在課程進行中,教師會透過PPT結合語音,亦或透過螢幕錄影傳達軟體操作與說明。因為所有教材相關內容都已呈現在平台上,學生平時可透過自行觀看或自己步調進行。在發現有問題時,可以採取(1)在課堂進行或另外約時間,直接面對面詢問課程教師。(2)透過E-mail發問,教師或助教會在一兩天內回覆。(3)經在每週線上討論時間詢問。

總而言之,不論課程以何種方式進行與互動,都有其共通的主要項目:(1)建立課程從屬相關內容與更新。(2)經不同媒介以適當傳達教材內容。(3)師生間溝通與互動管道暢通。(4)制定作業繳交時限、結果呈現規範與觀摩。(5)建立作業抄襲、作弊或遲交的相關規範。(6)相關參與者的時間管理與自我要求。

議題

經由這堂課認識了另一種的課程進行與相關技術障礙,英文文章閱讀、小組合作、非同步進行、平台故障時因應之道與時間管理方面,這些在課堂上已討論過的內容,作業繳交規範與時限,也已有雛形建立。

還有哪些方面是我們還沒發現或應深入討論的部份呢?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劉老師回答心得

首先,是在學生自我學習與時間管理上的問題,這是不論經由課堂或數位學習的方式的重要一環。如同之前在課堂上討論,如何進行時間分配與管理的答案,就是逐漸熟悉,慢慢整合。

在課堂經營部份,屬於教師用評鑑來知道學生的程度及確定學生是否適合遠距教學。也說到數位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教材與活動設計要盡量有趣生動活潑(但並不是有影音動畫就是一套好的課程,仍要根據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來評估。)與貼近學生生活,以讓師生面授或遠距進行互動。而非只是單純傳遞知識及將教材文本轉換媒介傳遞。然而其中提到,美國有高度學術自由,完全由老師決定是否要經由線上或面授方式進行,這也是令人稱羨的。

在課程發展方面,重要的是需不斷透過與學生溝通,從獲取更多的想法中到反饋。也經由多聽學生的意見與教師本身的反思來修改課程或刪除/新增,將一開始由老師根據經驗設計教學活動教學,逐步發展至課程的完整發展。另,在分組進行課程作業部份提到,與我現行分組經驗是一致的,是經由教師指派與學生自行選擇,而用亂數產生組員是我在學校分組未曾體會過的部份。

在成員組成與成本資助方面,提到美國基本上都有服務性的教學資源中心單位,由要修online的課的人付錢給州政府,然後再以州政府給學校補助款的循環方式。而另外提到,最理想的成員是教學與電腦資訊相結合的人員,以做出或協助課程良好的呈現。然而有些實作課程需要親身經歷的經驗,在這部份,如無法承單貴儀維護與額外輔助器材的成本花費,則從利用媒體轉介輔助或可重覆觀看的特性,以減少災害發生的危險性與人力重覆模擬。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草稿大綱初擬(修)

即時遠距初觸

學員透過科技聚合(教學平台的障礙)
-科技便利與不利

課程進行與回饋(媒體選擇與部落格)
-文獻選擇
-同儕統整
-影片與訪談
-英文?!中文?!

同步 v .s. 非同步(預定與突發狀況不同步)
-自主學習
-學習孤獨

合作學習的進行(台灣與美國的認知與進行)
-小組進行方式
-主持與課後學習沙龍整理

數位教學與未來
-遠距培訓如何進行(Dr.Liu)
-遠距教育的同質異型(Jennie)
-混成教學(Dr.Bonk)

總結(結合對課堂過程,教師與同儕間的意見)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百元美金電腦-統整沙龍(個人統整內容&組別學習沙龍連結)

之前貼在Wiki的個人統整

以組別為單位的統整沙龍連結:研究所-百元美金電腦video議題討論學習沙龍

1. 有關維修的問題與反對的聲音

義斌學長:對於影片中所沒有談到有關維修的問題與反對的聲音。
1.發起人無談論到如何維修:連送到當地都有困難存在,那如何去維修?
2.維修費的問題:維修費需自行負責,這在沒有經費的情況,是一個困難的存在。
3.有關中國反對的聲音指出,100美元可以養活一個非洲部落一年,那是否還需使用OLPC?他們每天的生活都是為了生存下去,OLPC可能只是當電燈來使用,那是否有存在需要?

雅琇學姐:發展OLPC比較大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教育的未來,那其實未來要多久,我們不知道,只是不能不做。針對維修的問題,在整個計劃中只有提到發給學生,卻沒有提到該如何去教育「教師」,在於怎麼教學「學生」使用OLPC的配套措施。假如對教師進行使用OLPC與維修方面的基本教學,是一個還不錯的方面。

佩貞:我個人認為,教育是可以改善他們生活品質的有效方法,沒有做,可以嗎?我個人是絕對持反對意見,Nicholas Negroponte也說:「我們能作的僅是把改變的種子播下。」所以,無論如何,讓孩子們接受這教育計畫是勢在必行的。而且我認為的生活品質不是單單指精神層面「快樂」。

當然,就像我們台灣40年代,我爸爸媽媽都沒錢讀書,外曾祖母還不准媽媽繼續升學,覺得女生唸那麼多書,要做什麼?而爸爸也是,買書都沒錢,只好跟有錢人家借書來看,看完再還人家。邊幫家裡採茶邊讀書,所以,現在才可以讓他的寶貝女兒我,唸到研究所還不用為錢煩惱。因此,『百元美金電腦』的教育計畫也是,我覺的是必要的,教育真的很重要!!

耀德:科技的不斷精進,他只是一個工具。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如何去正確使用這些科技工具,不能說因為我們的不當使用或心態的不正確,就覺得說這個科技發明會對人類造成不良的影響。OLPC在規格或設計上的成熟,使其在一般出廠或正常使用下的損害率是極低的。

偉堯:對於OLPC的維修問題,這可能是他組織計劃的一個問題,因為在推動計劃時就會有維修的相對措施,再者,在影片中,講者在Cambodia的經驗提到:送進筆記型電腦的三年之後,五十台之中只有一台損壞。除了說明在那環境裡,接收到這樣的新東西是非常珍惜的。(珍惜的原因是還可以拿來當照明)也說明這種主機的設計上是經過考量,由橡膠的外殼、耐用的組裝可以看得出來。

對於先前所提到花費跟生活品質是否等值的問題-我想到「不丹」─一個土地狹小,人口稀少的國小,國人平均所得不到35塊美金,但卻是排行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這份調查說明:健康、財富和教育程度是決定快樂與否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覺得OLPC與這麼多大企業廠商合作,共同為偏遠落後的地方,以資訊科技提升的教育上努力,這是非常值得的。

博忠學長:對於軟、硬體方面的維修問題,當然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種系統上的問題,硬體是比較難以解決的。另一在電力存在、硬體無損害為前題下,我們可以藉由回溯來解決這軟體上的問題。


2. 教育與應用的議題


雅琇學姐:從影片中獲知電腦可以讓小孩子的學習階段做一些改變,因為我們現在所學的教學法或教科書,使我們得知小孩子的每個學習階段該做的事情,那這台電腦真的有那麼神奇,足以去改變嗎?

偉堯:本身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裡面教育的議題深感興趣。他提到:學習有一部分是來自教學過程,冒險、好奇佔了學習很大一部分!(含有建構主義的成分)這句話感同身受;小時候學騎腳踏車時,大人們一定是說:「多跌幾次就會了。」其實真的就是如此,利用這方式讓學生自我去學習是很不錯的事情。

演講中灰色力量─恐怖主義、色情。講者的解決方法只有一個:「教育」。就如他在開場白所講的:如果你分析每個世界級的問題,和平、環境、貧窮...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一定會包括教育,甚至只需要教育就可以解決。產生的問題得回歸到教育上來解決;而不是有了新的科技,新的麻煩被當成箭靶一樣被千夫所指。這讓我聯想到之前有則新聞是關於車內電動窗夾傷孩童的事件,最後家長在媒體前覺得電動窗危險,因此改回手動搖動式的操作。其實,科技帶來的大部分都是好的,我們並不能在使用方法的錯誤上去挑毛病。

耀德:科技的發明更重於使用者心態,OLPC的推出對落後國家或資源貧瘠地區的孩子無疑是一個又便宜又好用的工具,在提升學習工具的同時,教育方面是不是也要有些什麼樣的改變,讓學生更能了解科技與知識相互應用的力量。曾經實際看過OLPC的Demo機,似乎沒看到電子墨水,影片中提到雙膜顯示螢幕這樣的功能,其似乎可以當成可攜式的電子書,也相當省電。


3. 灰色市場的議題

佩貞:比較有興趣的是「灰色市場」的議題,Nicholas Negroponte提出三個解決方案:
第一、讓它完全沒有市場,使其賣不了,沒人要買。

第二、讓安裝到系統中的科技。

第三、讓這台機器極為獨特,如果你不是孩子或教師,社會不會容忍你擁有這東西。不要讓愛心給不肖的人給糟蹋了。


我以前在路上看到托缽或殘疾的人都會要求爸爸跟他們錢或買東西,但是,因為有些好吃懶做的不肖份子,利用大家的愛心來圖利。雖然,我很傷心,但是,爸爸說,我不能因為那些不肖份子而導致我的「愛心」不見了,我們還是要給唷~~~最重要的是那份心!!因此,我很喜歡Nicholas Negroponte他們的那顆心,他們努力去完成,努力去杜絕「灰色市場」,就不枉費這計畫的意義了。

博忠學長:一個正確的制度,旁邊會有很多的分支,透過不同甚至反對的想法來檢討如何減低或消除這些影響。一直以來,我們會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別的國家所需要的東西。像OLPC是用一些較宏觀的角度去看世界的整體成長,對於所提供的機會是否能掌握、灰色市場的影響與成長的幅度就交由其政府、地區或村落的領導人與國家政策承擔。

偉堯:針對灰色市場的問題,讓我想起在街頭,有許多很可憐的孩童在賣口香糖,拉拉你的袖口,懇求你幫助他/她。這是一種不斷循環的社會現象;孩童被綁架,被要求街口討生活,然後滋養了犯罪集團。所以OLPC組織會想將灰色市場降低而不是消除,因為他們可能知道這是無法徹底消除。

耀德:在親自接觸跟操作過DEMO與了解其整個架構的狀況下,提出自己的看法:

1. 需要OLPC的是教育經費缺乏的貧窮國家或貧窮地區。

2. 在考量現實生存的狀況下,到底OLPC的政策能不能奏效,這部分牽涉到兩個部份,

一、是要認同"知識就是力量"

二、是採購的都是落後國家,這些國家有貪腐的問題,回扣問題會比先進開放國家來的嚴重一點,看執政者站在自己的利益還是民族的利益,自己利益就是回扣,民族利益就是知識就是力量,很多落後國家還在戰亂,沒有任何制度可言,錢拿去買武器戰爭都不夠了,哪還有錢撥到教育經費買OLPC,這部份是從政治面跟民族性來考量這樣的問題。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Chapter 1 of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後半)

Blending at Many Different Levels

許多章節 (Ross and Gage, Chapter Eleven, this volume;Wright, Dewstow, Topping, and Tappenden, ChapterTwelve, this volume)指出不同的層面相對應的情境,藉由此四層面具體說明學習者、設計者與指導者的地位,在公共機構與規劃方面,較屬於學習者的範圍;在課程實施與活動導向方面,則屬設計者與指導者的範圍。

Activity-Level Blending.
此在進行活動導向過程包括面授課程與科技媒體的實施並行,在課堂上利用遠距媒體使學習者得以習得專家知識。

Course-Level Blending.
此在課程進行過程需併合獨特的面授與利用科技媒體的活動性。許多學習者在混成式教學過程中的需求差異,雖同時以面授及科技媒體進行,但當學習者分別在不同時區的地方時,將顯露出課程進行承接步調不一致的問題。

Program-Level Blending.此需混合面授課程與線上課程兩種課程進行的模式,即需在課程進行方面規劃方針。Jung and Suzuki (Chapter Nineteen, this volume)指出,日本在進行Program-Level Blending時,需確認面授課程規劃與其他需供給遠距部份的課程規劃。另Salmon and Lawless (Chapter Twenty-Eight, this volume)描述其在規劃方面,需考量學生在全線上課程進行、線上專人指導或加入校園中相關部份的需求。

Institutional-Level Blending.
此屬於學、協會組織委託進行的混成式學習,雖在商業組織進行混成式學習方面,綜合面授與科技媒體不是必需的。但在混成式過程中,可對其有遠距學習落差校園中的學習者有所裨益。

General Categories of Blends

透過鳳凰城大學的例子,其不論經由面授、完全線上或混成教學,除了由學習者依最適合本身的條件選擇,另著重於提高混成教學在傳統課授上的比例,LMS與科技融入教學將日益平凡。在高等教育環境中,有學期、質量特性、定位與技術效益等障礙限制,Herrington, and Reeves (Chapter Thirty-Six, this volume)針對現實上常見的問題提出許多可支援發展可靠學習環境的技術。此方面大多數於教職員藉由課堂學生學習時,實驗試驗創新科技媒體使用於教學的接受度,如工具使用模擬、具體化、溝通傳達與回饋。
混成式學習系統的範疇

Enabling Blends:
滿足於使用與便利性增加,藉由混成學習以企圖增加學習者彈性選擇或透過不同模式學習的經驗。

Enhancing Blends:
資訊融入教學,在傳統面授課程中增加資源或使用其他傳遞媒體的機會(例:網路)。

Transforming Blends:
學生為主的學習,學習者可經由不同的模式與活動設計進行知識建構。

What Issues or Challenges Are Faced When Blending?
六個主要實際用來設計BL的面向: (1) 即時互動功能, (2) 學習者區辨與自律功能, (3)支援與訓練的模型, (4) 改革創新與系統建構間的協調性 , (5) 文化適應性, 與 (6)擬平數位落差

The Role of Live Interaction.
當科技媒體與面授課程結合,許多學習者經常重視於面對面的即時互動功能。Offerman and Tassava(Chapter Seventeen, this volume)則主張課程過程中面對面的經驗是不必要的,其主要應使用於社會實用面。我們應考慮何時與為何使用即時互動功能在合作學習與溝通的人際互動上?當我們處於虛擬與非同步的學習經驗時,需考慮如何即時互動?

Role of Learner Choice and Self-Regulation.
線上學習往往需借助學習者的自我規範(Collis, Bruijstens, & van der Veen, 2003)。

Models for Support and Training.
在這部份包涵 (1) 教學者時間需求增加 (Hartman et al., 1999; Lee and Im, Chapter Twenty, this volume), (2)以學習者資訊能力為考量)(Levine & Wake, 2000; Morgan, 2002), 與 (3)改變組織文化以接受混成方式(Hartman et al., 1999).

Digital Divide.
藉由混成式供給學習並藉此模式傳遞知識到不同人口數與社經地位差異的地區

Cultural Adaptation.
Jagannathan (Chapter Thirty-Two, this volume) and Selinger (Chapter Thirty-One, this volume)皆提出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需求平衡,Selinger建議面授課程的教學者是輔助建造出全球化的重要文化資產與內涵的重要角色。

Bala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在設計中,需兼顧改革創新科技與BL系統建構間的協調性。從新的創新科技與成果間找出應用於需求的可能性,與成本效益的相互影響。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了解其優勢與弱點,針對不同的問題與情境施用。指導方針主以學習者互相交流共同建構知識,而非純粹的知識複製。

表格1.2 闡釋了傳統面授課程與電腦媒體導向虛擬環境的優缺點比較

優點:
虛擬環境:以突破時、地限制的靈活性、可供給深入討論及反思。

傳統面授課程:消除虛擬方面的隔閡,在人際交流與自發性可獲得較高收獲

缺點:
虛擬環境:自發性聯想與科技延遲或其他耽擱的問題。
在人際互動方面,因科技媒體的使用過程,容易產生隔離感。

傳統面授課程:參與性方面,無法兼顧到個體各別間差異狀況。
在靈活度方面,討論的時間受到限制,較無法達到個人所期望的深度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Chapter 1 of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What Is Being Blended?

1.教學形態或傳遞媒體的結合
2.教學方法的結合
3.兼備線上課程與面授指導

1與2點反映出媒體與方法在學習上的相對影響,第3點指出歷史發展對BL系統的影響與將其定位於電腦媒體與面授課程的結合。

在圖1.1中,指出結合兩種教與學方法(面授與電腦媒體)的BL,其主要原則於將電腦科技媒體使用在混合學習上。

在圖1.2中,指出兩種教與學方法(面授與電腦媒體),在過去,是各以不同媒材與方式傳遞,以供給不同地區需求的學習者。

傳統的面授課程以教師指導環境為主,透過生活中真實情境進行人際互動。另一方面,遠距學習以個人化學習為主,透過非同步、文字傳遞的虛擬環境進行。

在圖1.3中,指出面授課程與遠距學習,在空間、時間、情境營造、人性化四方面的關聯差異。另外,指出因科技技術的發展,使得原本分立的兩範圍,將逐漸融合並透過即時通訊、部落格等,且經由平台設計達成即時性與人際互動的虛擬世界。

最普遍採用數位科技能力的經驗,即是在傳統面授課程結合電腦媒體進行教學。我們可明顯看出,其群聚了傳統面授課程的需求與呈現出在面授課程活動時的限制(例:對學習環境的適應與學期展示)。

其最大的影響在於人際互動層面,需借助同步與高真實情境的科技技術以維持其互動性。

將有許多教學者、培訓師與學習者,借助混成式教學來進行學習,Osguthorpe and Graham (2003)訂定出可能選擇其進行設計使用與學習的六個面向:(1)豐富的教學法,(2) 知識的汲取管道,(3) 社會互動,(4) 個人化行為,(5) 成本效益, 與(6) 修正與擴充便利。

對於混成式教學設計,會對學習環境造成影響方面,Graham,Allen, and Ure (2003, 2005)指出BL的優勢 ,即:(1) 教學法得以改善,(2) 知識管道與彈性得以增加,與(3)成本效益得以提升。

在教學法改善方面,主重於學生自主獲得資訊,經由點對點的學習策略及以學習者為中心策略的採納,使學習者達到三個階層,即:(1) 線上自我學習, (2) 經由活動練習並運用所獲得的經驗來取代講授,與(3) 經由線上學習並促使學習遷移到工作環境上。經由線上教學模式的輔助,可使學生習得工具相關技能、技術知識並從實作中獲取經驗與培養判斷-製造的技能。

在知識管道與彈性得增加方面,許多學習者在虛擬學習環境中,不想犧牲課堂課程中社會互動與人性化的部份。在此方面,混成式課程可藉由教學平台的設計,雖減少進入傳統課堂得機會,但仍保留課堂課程中人際接觸互動的機會。


提升成本效益方面,以三方面的目標共同建立其效益,經由硬體設施及運用規劃效率得以達成品質提升與減少成本:(1)提供便於使用的機會,(2)短時間內可聯繫世界不同地方的學習者,(3)個人化內容傳遞。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Dr. Liu 訪談outline

自我介紹
Dr.劉友梅
1999年至今
遠程教育師資培訓、遠程教育研究報告及輔導遠程教育的教學技術

有關遠程教育師資培訓部門在學校伴演的角色
◎全校的師資培訓
◎提供師資教學服務
◎著重於遠程與網路教學課程的協助

師資培訓的相關服務
◎提供WebCt教學平台使用培訓班
◎技術運用和教學應用方面的培訓
◎電話服務與電子郵件的問題支援
◎協助教授設計課程呈現
◎從教與學方面看課程的有效實用性

教師在傳統面授轉形數位課程面臨的問題
◎教學環境與班級經營的轉變
◎數位教材的媒體使用與有效設計
◎耗費於準備數位教材的時間較多(3~4倍之上)
◎使用教學平台的特性進行活動
◎工具不能取代教學,工具只能方便教學

數位課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問題
◎教學設計上的缺失
◎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

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在休士頓大學的比例
◎fully online 佔10%
◎大部份用非同步教學
◎平台使用與教學目的達成的績效不佳
◎50 vs 50的混合教學使用
◎教學大學與教學研究大學的性質差異

數位課程較省時、省成本的疑惑
◎數位課程省時、省成本在短期是不可能的
◎課程整體完善發展至少需3個學期

數位課程中應用於學生作弊得策略
◎fully online的主要考試需到校與檢驗有照片的證件
◎將活動、寫作及個人作業方面的分數訂定較高
◎利用資訊資料庫查核比較學生作業有多少部份相符
◎亂數排列的考題陳列

有關學習評鑑的策略
◎不著重於主要考試的分數測定
◎採用多元評量方式

對線上教學新手的建議
◎對教學平台環境的通盤了解
◎培訓人員教導其工具使用與有效利用
◎適合呈現教學內容的媒體
◎教學活動的設計(考量結合學生興趣)
◎依學生的學習型態進行教學設計與過程營造
◎學生需有積極的態度與責任感

2007年5月9日 星期三

統整BLOG心得

【Dr. Muffin 】

對於教學平台的使用經驗提出看法,認為WebCt不是容易使用兩大原因:
1)為達成某種功能,而無站在使用者角度(使用便利的方面)來設計。
2)too many options 功能太強大,結果反而變的難用。如果用80/20 rule, 大概80%的人只用到20%的功能,(我覺得90%的人只用到10%的功能都不為過)但是為了要找到那20%的功能,必須在大海中摸索。

覺得智慧大師和國外的教學平台比,現在看來,好用多了,並提出所有的教學平台功能都大同小異,有課程內容,繳交作業,公佈分數,討論區等,然而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設計線上教學,讓他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創建出利用科技來達到教學效果,而不是將教學內容調整,來適應科技。

【雅琇學姐】

提到對於維修方面,應該是落實於師資培育上的問題,讓當地的教師也能接納這些資訊,將可有助於推廣。

在電子書包方面,提到百元電腦也有電子書包的功能,只是設備的差異,但因台灣的教育政策以及幾乎家家有電腦,因此在推行上也有其困境。

【義斌學長】

對OLPC計畫表示贊同,認為不僅是縮減數位落差的起步,更是知識革命的開始。

從反對的意見中提出百元電腦可能理想太高遠,但其會造成的許多重大的影響。並提到對維修的問題及教學方式的改變:對當整個教學流程的改變、學生自學與同儕學習增加感到驚訝,而教師訓練不足與學生自律能力則令人擔憂。

【博忠學長】

對臺東偏遠地區是否能以OLPC進行平衡數位落差的問題,提出如果用電子書包會更好,在台灣課業是家長最重視的,如果可以落實在學校的課程上會有不同的效果的。

在灰色市場的問題方面,提出雖然百元電腦的配備在台灣是不會有人購買,但在少數貧窮國家,還是交易市場存在的可能性。

【佩貞】

認為"討論"與"發表文章"的不同點,在於提問者是否想要得到他人的回應或反饋(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如以Blog是自己紀錄(發表)自己的上課感想、心情...等,另以討論區而言,會希望有人給我們意見或回應(反饋)。若和自己想了解不同或是意見不同時,可以再次與其討論。經幾番討論後,最後,想得到一個答案或引發發言者再思考的想法(意見)。

對於百元美金電腦有關「灰色市場」的議題,認為最重要的是那份努力去完成,努力去杜絕「灰色市場」的心。

對義斌學長所提到”百元美金可以養活非洲村落一年,何必浪費?”的議題,絕對持反對意見,認為的生活品質不是單指精神層面「快樂」,且讓孩子們接受這教育計畫是勢在必行的。

【偉堯】

認為OLPC是關於科技與教育的事情;正確的科技觀念、技巧,搭配的教育方向、策略,整個完善、具規模的計畫,才有可能永續經營。對於大家在教育相關連的其他層面,經濟、灰色市場...等等的疑慮,覺得這是一個「努力要創造」的夢想。

在商品輸入的制度中存在灰色市場的現象,是難以避免的。雖然抑制的程度有限,但總是一種成效。有了問題,想辦法解決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在於阻止這項計畫的發展。

認為OLPC與這麼多大企業廠商合作,共同為偏遠落後的地方,以資訊科技提升的教育上努力,這是非常值得的。然而OLPC的組織應該不單只是尋求幫助,然後推展到各偏遠、落後的第三國家而已,背後應該還有一層想永續發展的策略(主機的設計、功能、性能各方面考量)。

認同博忠學長所說,世界是持續不斷的成長,但不僅只是先進國家的權力。藉由OLPC的提供,發展中國家的也能跟著步調漸進的成長。

【耀德】

對發表文章與討論的異同處看法:

發表文章:主要是由於個人的某些觀感所提出來的,可以沒有特定主題,由發表人自訂。

討論:就事論事,針對特定議題,多人就這個特定議題提出討論,經由相互的意見讓整個議題更加圓融與完整。

發現雖然分組可以有任何型態,但最終都達到分組的目的,就是多人分工合作,只是分工合作的方式不同。

---------------------------------------------------------------

對於發表文章與討論的異同:

如同佩貞與耀德所言,同樣是針對一個議題(個人提出或特定),但因立場與觀點差異而有所不同。而討論會比發表文章有更多意見的參入,而使每個人獲得答案、修改自己的觀念與深入不同層面探討。


對於分組作業的設計:

在曾經對分組狀態實驗的結果發現:如以依賴的存依觀念,會造成自身與團隊整體的影響,且因分工越細,團隊組成仍能力互補或各成領域的因素。重要的是,如何在分組過程中形成團隊互賴,且依團隊中個人特質形成溝通組織的方法。

科技進步與採用方面:

科技是讓我們得以便利達成所達目的的工具,在任何層面都有其不同的聲音與問題存在。

1. 如站在執行者方面,該考量如何讓使用者得以便利使用,並採納各方的意見藉以改善或從中消除自己的盲區。

2. 如站在使用者方面,該考量如何妥善利用科技所賦予的功能,以解決問題、獲得解答或補強自身所需的能力。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第8次上課

這次做了一次很瞎的主持人,真是…Drz。感想就是,真是佩服老師跟耀德。
另外,好想知道怎麼能快速做記錄並對發表觀點的人做總結跟回饋?

這禮拜老師問了一個問題:發表文章與討論的不同?

其狀況,雖同樣是針對一個議題,但因立場與觀點差異而有所不同。

發表文章:主要是個人報告其所觀察情勢或實施的相關現象,偏重於將結論-過程,以自身的觀點描述。

討論:主要是對一個議題或報告,在多人的不同觀點闡述下,每個人都可獲得或修改自己的觀念,同時可能深入的探索或發現不同層面的相關問題。

接下來的是對於分組作業的設計,這點好像也被我打斷了…

有組長監督的模式與組裡面每個人都互相存依的觀念,我曾經好奇的對這兩種分組狀態做過小小實驗。

透過實驗發現,如果是依賴的存依觀念,到最後不但沒學到該有的知識,還會造成組內其他人的負擔或不信任的想法。

而組長監督的模式,在能力各異的小團體 (5人)下,組長似乎沒辦法只是進行監督。然而,該組長在看到同模式能力互補的團隊時,會產生怨懟的想法。

總結對實驗結果的想法:對於真實生活中常態的問題,不能很理想化的去設計。該著重於形成團隊互賴,且依團隊中個人特質形成溝通組織的方法。

接下來是百元電腦的討論
提到關於損害維修、價值觀與教育實行方面的問題

在損害維修方面,可以從外觀設計、材質採用與影片中提到”不需由學童負責”似乎已經解決一大部份的問題,其後的相對應策略(硬、軟體維護與快速診療)方面就不得而知了。

在價值觀方面,所提到的不丹,其雖是落後國家,但他們從最底層的教育、人民的需求著手。將資源配置在民生與免費教育上(醫療(12%)與教育(18%)), 但在國家政策追求平等跟平衡的同時,也面臨到青少年失業問題。

在教育實行方面,在學生有了電腦之後,教師該如何去指導學生使用,
而透過教師的教學是否能改變學童的學習。這部份是推動中影響最大的一環,透過教育使其用在合乎使用的地方,提升資訊能力與世界接軌的同時,還能不濫用資訊能力。

其實回頭想想,這些問題也一直在我們身旁不斷發生。

最後,依最近(426~501)的報導,百元電腦因為財務與其他問題,上市初期價格約漲為176美元。

2007年4月28日 星期六

第七次上課

這次應了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不過,也是因為如此才能有不一樣的經驗。

第一次, 使用MSN進行多人遠距課程。

在少了語音與打字速度不同下,有時候很難捉摸語意、回答的問題跟這回答是對哪個問題所提出的。

雖然如此,透過爬文與詢問還是可以了解這禮拜的作業與其他相關事項。

所以,這次的問題,透過老師的危機處理,帶給我一個實際的體會。

當我們使用科技的方便時,還是要考量到當科技不便時的應變措施。

像利用MSN、skype的通訊軟體、準備第二套進行方式、考量問題情形來斟酌使用的方法與相關的補充說明。

也就是說,當平常所習慣使用的技術或領域發生不可避免的問題時,還是可經由組成普遍使用的不同管道,來達到原來的目的。



最後,主任在最近發出的mail
因應主機移機,本教學平台96.04.27 17:00~96.04.30 24:00將暫停使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謝謝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第6次上課

恢復到同步上課了,就如Grace老師所言,這是得天獨厚的機會。

因為,非同步的機會在我的經驗中,常常可以接觸的到,但是跨國家同步上課就是很難得的經驗。聽完學長姐與大學部的感受,似乎對非同步上課都感到有壓力或不適應。

其實不定時的上線回覆討論跟回覆內容這部份,也是我正在克服中的一點。
“如何增加消化速度,又不能消化不良”,因為發表議題的時間不同,所以,有時得看完資料後,馬上做回覆。這對我而言,就會變成形而上、沒太多自己觀點的報導。
所以,我應該多增加咀嚼的時間。

而在作業列表方面,是會比較了解自己做了什麼、什麼還沒做的方式。不過,這應該是自己可以養成的習慣。在我的經驗中,在上課後,知道自己有哪些作業,藉由課堂記錄與衡量完成的時間去安排管理。到後來,這能力就能默化到生活時間管理中,變成思考模式之一。

在開放式課程方面,談到翻譯品質的問題,在我的觀點,對一未知領域或不熟悉的內容,還是要先去了解內容在講述什麼,加上自己的翻譯也未必能貼切原意,且語法有時會參入比喻或專有名詞等...這些都是造成我先去看翻譯本的原因。所以套句義斌學長講的“能翻譯的就很強了”。

最後,是討論同步與非同步的混合式(耀德因網路問題無法聽到語音,博忠學長第一小時無法參與),缺乏聽到別人思考的聲音,這的確是蠻大的損失。在現在同步課程中,大多是討論與報告介紹。

在討論方面,因為無法預料出會激發哪方面的問題,這是語音使用第一個困難點。

討論方面:現實上錄影品質不良,因為無法立即得到改善。所以只能事先以非同步形式輔以討論議題、討論的幾個層面。待課後,無法參與的學長姐或同學們,就能透過錄影與事先的討論議題與層面,將對議題的看法或激發出來的問題轉貼在自己的部落格或討論群組上。

在報告介紹方面,這問題相對小了一點,因為無論在教師講述或同學間的報告,都能提供文本或單純的錄音檔連結,只是運用在準備的時間又會形成一個障礙。

報告介紹方面:在課程進度上,我們下週是每組在wiki上預言2007與K12的主持報告。所以無法參與者,可以先藉由每組在wiki上內容,大致了解內容及議題,再將對議題的看法或激發出來的問題轉貼在自己的部落格或討論群組上。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discussion - OOPS usage?


我所選的兩門課程
1. 媒體藝術與科學 » 2004秋季課程:創意學習的技術
2. 科學、科技與社會 » 2002秋季課程:危機世界中的科學技術

先就創意學習的技術,課程描述如下:


其課程在於探究新科技如何協助人們以新方法學習新事物。在課程進行中,將先教授分析創意教育科技與創意學習環境背後 的原則與策略。課程中透過特定的個案研究進行分析,如LEGO組合積木,和課後電腦輔助學習中心。亦會加入實作活動、學習經驗分析及新工具新活動的設 計。

其課程相關方面,在我之前的學習經驗亦有接觸過,但我們課程是較偏向商業取向。除了觀看一些目前市面推出的一些產品設計概念,再加以其背後的分析與思考 創作的觀念,經由對視窗互動設計概念實作,課堂上同儕互評與教師評析。最後在以參與教育部創造力課程比賽為目標,藉由小組合作進行製作企劃、產品發想與 發表等…演練操作。

所以如果結合現有的這些開放資訊,將可以讓相關需求的學習者獲取更多的資訊,因為創造力需透過對不同事物的觀察來累積經驗。透過不同國家,國情有所不同 的情況,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的設計想法與執行應用方式。

再以2002秋季課程:危機世界中的科學技術,課程描述如下:

目標是在分析目前的重要局勢,以及它們所揭露的目前科技世界的本性和運作模式。我們會從科 技和恐怖主義之間的關連談起。本堂課中亦包含了人類製造的世界是如何孕育初步安全和危險,以及人類的反應。 許多受邀而來的客座學者協助我們建立起了強力的跨學科研究方式(科學、工程、社會科學、人文學科)。

相關的議題包括科技風險與其矯正,社會學技術體系, 災難的預想,科技與個人,科技與宗教,科技與教育,還有科技與信任。學生必須進行口頭報告和一個專題。 除了書面作業之外,授課教師也可能考慮把服務中 學習的提案和網路上的簡報納入最後專題的選擇中。

會選擇這門學科的原因,是因為最近的全球議題:全球暖化,加上在其他課堂看的『失控的進步』一書的閱後感。

我們在探討教育科技未來在哪的時候,我們生存 的環境同時也在改變。然而在不同專業學科的我們未來的局勢,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是這門課程吸引我的地方。

最後,對語言的問題的一些淺見,對於學習者,因為外文資訊的豐富或是指定閱讀,所以閱讀的需求迫使自己學習外文。

然而,當學習者連基底都還未穩時,閱讀 外文書籍,會造成對知識一知半解,甚至認知錯誤。所以閱讀翻譯成自國語言的資訊可以減少這些情況,也能經由對資訊的累積進而有找尋相關資訊,閱讀查問的 能力。

那是否就不需要學外文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當你對翻譯本有所意見或問題時,會有想看原文版的欲望,另外,假設你在網路上或出國時,對談或尋 找專業相關資訊時,在面對不同語言的隔閡,因為外文能力,所以讓你有進行溝通、提問與自行閱讀的能力。

discussion - OOPS

春假看到朱學恒的訪問報導時,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他想那麼做? 第二個想法是起初維持兩人投入中文版翻譯工程的動力又是什麼? 第三個想法是身處在知識共享的開端,我們該意識到什麼?
自己雖然不是第一次聽到OOPS,但目前才初步知道什麼是OOPS,對於資訊不發達或外語能力不足的學習者們(包括自己) ,中文開放課程是可以透過網 路汲取相關專門資訊的捷徑之一。

在討論板中主要大多在討論認養課程、翻譯問題請教與跟OOPS相關的計劃或其他的資訊分享。進行翻譯的人大多不是大師、專家,而是對各學門有興趣或正在 該學門就讀研習的學習者。記得在討論板看到一篇發言,其中翻譯者對翻譯該課程的動力來源是"當我翻譯完,自己得到相關知識同時,也讓更多人獲得知 識"。

這也是我自己覺得中文化開放課程計劃的目的,透過每個人在開放式課程的各專業學科選擇自己認為得以勝任的科目進行聯繫與認領,再經由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翻譯的過程,當然每個人的翻譯對觀看者而言,也許會發現一些翻譯上的問題,這時因為網路討論區的便利,不用像以往對翻譯書籍發現問題時,除了尋找相關資 訊外,有時還要聯繫出版社或作者來確認問題癥結。

同樣的是,因為翻譯者在翻譯時對自身的要求,所有對於翻譯者的辛苦,自身也要做出相對的回應,要對其問 題本身的問題在哪?如何改進會更貼進原文所想表達的意義,這些有建設性的回應。現今在開放課程上的是教師認為可以開放的資源,代表如果我們自學與實際參 與課堂授課,在相關的知識獲取上還是會有些許差異(也許是一些教師口述的訣竅、方法或實際經驗傳導)。

目前OOPS開始浮上檯面,經由一些媒體的宣傳報 導,資金不足的問題應該可以逐漸獲得解決。接下來,除了現在的管理者之外,因越來越多的學校與計劃加入,如何將相關課程做出規劃與管理成了一個問題。那 未來是否可以將其集結成一個自我學習系統,學習者再透過專業相關的討論版進行交流、互評學習成果。

討論議題:當我們擁有了開放課程資訊後,在不同學科(例:體育、特教類)的大學教師角色會有怎樣的轉變,除了納入國內外的資訊外,又該如何傳導這些資 訊?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discussion - future of education (did you know?)

從讀閱「世界是平的」到看完這段影片,或許2010年的職務是目前所無法預料的, 但試問我們本身可以先為2010年時做出什麼準備嗎?

不久的將來並非無跡可尋,OOPS即是其中的一項主流。

教師的角色,在我本身的觀點,是利用本身的專業能力提供或評估課程相關有效資料或資源,而不因資訊開發的過度氾濫而盲無所從。

但在教師轉換成專業人員時,學生的學習動機呢?為什麼公司紛紛移駐大陸,難道只是為了工資便宜,還是因為該國家背後的發展潛力?

目前的網路e化,已將共通開放資源(出版業、教育界乃至教育訓練)做出雛型,其代表區域性侷限已逐漸淡化如果將學生定義為進修知識的族群,那這些開放的資源即成為培養或解惑的最佳利器。

然而增加獲取資源管道的便利性,是為了幫助學生升學、提升能力亦或只為了找到工作職務,不同的面向應各有其需求吧。

現今語文共通與嶄新科技方面專業知識,在日後逐漸應會轉為常識性知識。學生的責任是什麼?

從目前的按照課表與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到逐漸成形中的自我學習系統,應是評估自己需要或需求,而從專業人員所提供的課程獲取知識,並透過網路獲取其他相關資訊,亦或提供自己本身區域的經驗或能力去協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看到目前的狀況,也從影片中得知一些數據後臺灣跟其他國家的學習情形也真的有差異(尤其與大陸目前現況)然後呢?

就如OOPS的相關計劃,在臺灣得不到大部份企業相關資助,真的是因為太新而無法接受嗎?

對於未來的急速改變,在現在的我們是否該規劃要做出什麼的藍圖,或是怎麼使自己腳步跟上。

目前有發展中譯,後來會不會隨著越來越多人力與學校的參與團隊,在未來形成可互相翻譯成各國當地語言,變成一個大型開放學習課程集散地。

然而不只OOPS,現在其他方面的古本、現在的書籍或其他資源也朝向開放資源前進。

這也是我所謂自我學習系統的課程資訊來源,在分門別類建立的相關資源,學習者可依其需求得到相關的資訊課程。

然而如何去評估課程是否符合需求,相關方面可藉由專門人員做層面管理規劃,或身處在此大系統內的學生,依其需求接收到各國或各學校的相關資訊,也應發展出自我思考評估與統整資訊的能力。

這也是之前提到,後來隨網路資訊快速發展的學生需先評估自己需要或需求,進而從專業人員所提供的課程獲取知識,並透過網路獲取其他相關資訊的原因。

同時擁有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透過參與已建立好或建設中的管理機制,改善系統相關規劃、亦或透過系統去提供自己本身區域的經驗協助需要幫助的人,而這需要幫助的人,有可能是專家、之前或後來的人或自己本身。

第5次上課

這次趁著非同步上線去測一下,上次老師說的可不可以在宿舍裡上課的問題,
結果,網路是可以的,通訊是清楚的,但戶外音跟飛機聲干擾是很大的…
怕影響他人聽覺下,只好把MIC關掉,所以,下次還是回教室上課吧 : p

回主題…

透過這次的非同步課程,發現以下幾點:

1. 在一開始時,還是習慣上網路討論室,但這次少了主持者,感覺好像少了什麼。在幾番冷場下,因為之前有非同步的經驗,所以一邊就去重看相關的資料,寫homework。

與同步得差異:少了群體針對其中某一主題的直接討論,但個體可依照自己的步調去調整進度。

2. 思考的時間變多了:雖然在之前已經把課程影片看過一次,在要寫homework之前還是習慣再去看一次,再跟自己之前得想法做比較。因為自己掌握進度的原因,可以自由停在某個思考點。但是,同時也少了其他人的發聲,所以會產生一些盲點。

與同步得差異:可以自由掌握學習進度,但缺乏即時互動與討論,只能憑藉後來群組討論再建立與修正自己的觀念。

3. 發現疑問的解決:在思考OOPS課程時,重看了一次老師在中山大的演講錄影,而透過演講錄影中,進一步去修改自己在春假時,看到訪問朱學恆的影片所產生的問題。

與同步得差異:雖少了直接的解惑與討論,但可由教師提供或自身尋找去發現資料來解決相關疑問,拓展自己本身原有的見解。

4.討論群組的使用,因為少了同步的直接討論與解惑,所以經由討論群組,可看到學長、姊與同學們對主題的見解,接著發現一些自己本身贊同、缺失或沒發現的盲點。

與同步得差異:在討論群組使用方面,事實上與非同步相同,只是在缺乏直接討論與解惑下,需要用討論群組的機會變多了,進而使自己可以思考他人的看法與立場,為什麼會這樣想?自己為什麼沒想到?

5.上課講義與其他相關方面,與之前課程相比,因為少了直接指導者,所以在課程大綱與相關說明方面也比較仔細。但對於從主題延伸的疑問,也因缺乏直接指導者的解惑,所以需自行尋找相關資料來解答或思考。在發表的言論中,也可能缺乏對表情與語氣等的觀察,會變成主觀的去解釋他人想法

與同步得差異:課程大綱與說明需仔細,以讓學習者了解其進度與相關作業。因無法觀察他人對主題討論的表情與語氣,只能透過自己本身主觀去解釋他人想法,及經過Mail、MSN或討論群組等去詢問或回應。

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

第四次上課



















上方的兩張圖
的內容,在各組wiki舉出2~3的感興趣得主題做討論與描述比較,截止日期425


第二張是以Predication 2007每組所選擇的專家,
在wiki做討論與描述比較並舉出一兩個討論問題,截止日期418


這兩項內容皆需於課堂上報告與主持討論


今天知道數位內容以”系統化教學設計”為主 :
義斌學長的經驗認為應有師資共享或建立團隊來排除個人建構發展上的困難。
老師建議設計教學時,採系統化教學設計某些步驟進行,以利於教學與學習。

博忠學長所提出的問題
課程的實用度 與 畢業是否具有專業技術?!

我目前知道的是大學部,會有比較多在軟體實務課程,
譬如軟體操作或透過教授課程中的軟體結合做一些小專案等...
而教育大學的研究所方面 會依科系不同在理論方面、或上課方面會有些許差異。

也聽到一個新名詞"40學分班"(對我個人而言)...看過雅琇學姐的部落格後,
發現40學分班 == 教育學程 ,這對不在教學現場的人...
因為本身無法深刻了解實行後的情況,應該都先紙上談兵吧。

課程中提到了 學生評鑑方式=>學習檔案
這在我的學習經驗中,從專校的實習課到二技的相關實務課程,
彷彿都採用這種方法來取代期中、期末考。

今天去看老師的部落格,發現老師做了extra reading
(白頭髮應該又多了吧 ...感恩阿^^b)

Reading: Making the Grade: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survey/survey06.asp


另外...

因為上課時,會習慣記錄跟想一些剛聽到的名詞、問題或關鍵字...
就會變成手動口不動,或是辭不達意的...
這問題...後來會慢慢改進的...

2007年3月15日 星期四

第三次上課

今天步上軌道的順利進行
討論對於課程進行、部落格與討論區的應用與之前所看過文章

也將自己對一些上課問題的解釋陳列如下

Q1:對於每個人得部落格的觀察與回應?
Ans:每個人在課堂後都會有自己的心得與收獲。透過瀏覽每個人的部落格,從中發現自己與他人的觀點差異。藉由回應或其他討論方式,以擴展自身視野與彌補己身不足。

Q2:Listserv…中文是?功用是?
ANS: 關於Listserv,中文譯作討論群體或專題通訊服務(Listserv)。一個Listserv可以同時管理許多個通訊組。通訊組用戶發出的郵件實際是發給Listserv, 其會將相應小組中各個成員的名單( E-mail位址)排列成一組通訊錄,使某一對其主題有興趣小組可以討論和共用一組特定主題的資訊,伺服器會自動將資訊加工、整理並傳遞到信箱中。

Q3:對e-learn Magazine's 2007 prediction about e-learning文章談論,發展?運用?角度不同?

ANS: 當得知專家對未來e-learning趨勢的看法後。我開始在想,是希望透過科技以達到教育的目的,還是追求目前科技趨勢來進行教育?這是目前要權衡的問題

當然不能對科技趨勢存而不論,因為科技會帶來一些使前置作業、互動、溝通管理或其他的便利之處。

如何將科技落實於所應用層面,藉科技的便利來傳達教師所想授予的、學生所希望的?
同樣的科技或策略也許會得到適當的運用,亦可能被濫用或造成困難。

Q4:自身對e-learning的看法
ANS: 之前有隨選視訊的經驗,這在學習一些軟體操作,亦或其他可自身操控學習進度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除了第一節與期末考是課堂課,只要在規定時間內繳交作業及每週上線討論的時間之外,皆由自己學習。所以,自身學習動機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之前製作數位學習軟體經驗,發現除了技術使用,意圖顯現產品價值。花費最多時間莫過於在規劃內容與實現產品:針對族群所運用的方法、如何引起學習者動機、維持並達到有效學習、什麼對學習者在學習上有輔助效果、最後到學術界對產品的看法與是否會受到採用。

而商業跟學術界...乃至消費者、學生、教師觀點...目前還在努力學習中

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第二次上課

今天加入了班上幾位同學跟學長
從大家散佈在不同的地方上課中
發現幾個即時遠距教學要考慮的問題

1. 頻寬問題
2. 教學平台的使用
3. 學生端硬體問題

在追求以遠距教學彌補城鎮差距時,
這些基礎問題似乎是要先去解決的。

在同學與學長姐切中核心的問題下,
將老師今天預計要上的內容進度解決了,
也討論出發言的規則與一些課程相關的方法。

從錄音檔與一些課程規劃間,看到了一位很用心的老師
真的很感謝Grace老師提供的資源跟內容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第一次上課

第一次上即時遠距教學

跟之前接觸過錄影播放的遠距教學相比

雖然都是大頭跟課程內容點選播放

優點是可以跟老師做即時的對話

不再是看一直在講解課程內容的大頭

缺點是課後少了可自行控制播放的課程內容錄影檔

不過這只是第一堂課~

上面的問題應該後來都會解決掉

接著就是去探索Wiki的功能
最大的癥結出在自己英文不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