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discussion - OOPS usage?
我所選的兩門課程
1. 媒體藝術與科學 » 2004秋季課程:創意學習的技術
2. 科學、科技與社會 » 2002秋季課程:危機世界中的科學技術
先就創意學習的技術,課程描述如下:
其課程在於探究新科技如何協助人們以新方法學習新事物。在課程進行中,將先教授分析創意教育科技與創意學習環境背後 的原則與策略。課程中透過特定的個案研究進行分析,如LEGO組合積木,和課後電腦輔助學習中心。亦會加入實作活動、學習經驗分析及新工具新活動的設 計。
其課程相關方面,在我之前的學習經驗亦有接觸過,但我們課程是較偏向商業取向。除了觀看一些目前市面推出的一些產品設計概念,再加以其背後的分析與思考 創作的觀念,經由對視窗互動設計概念實作,課堂上同儕互評與教師評析。最後在以參與教育部創造力課程比賽為目標,藉由小組合作進行製作企劃、產品發想與 發表等…演練操作。
所以如果結合現有的這些開放資訊,將可以讓相關需求的學習者獲取更多的資訊,因為創造力需透過對不同事物的觀察來累積經驗。透過不同國家,國情有所不同 的情況,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的設計想法與執行應用方式。
再以2002秋季課程:危機世界中的科學技術,課程描述如下:
目標是在分析目前的重要局勢,以及它們所揭露的目前科技世界的本性和運作模式。我們會從科 技和恐怖主義之間的關連談起。本堂課中亦包含了人類製造的世界是如何孕育初步安全和危險,以及人類的反應。 許多受邀而來的客座學者協助我們建立起了強力的跨學科研究方式(科學、工程、社會科學、人文學科)。
相關的議題包括科技風險與其矯正,社會學技術體系, 災難的預想,科技與個人,科技與宗教,科技與教育,還有科技與信任。學生必須進行口頭報告和一個專題。 除了書面作業之外,授課教師也可能考慮把服務中 學習的提案和網路上的簡報納入最後專題的選擇中。
會選擇這門學科的原因,是因為最近的全球議題:全球暖化,加上在其他課堂看的『失控的進步』一書的閱後感。
我們在探討教育科技未來在哪的時候,我們生存 的環境同時也在改變。然而在不同專業學科的我們未來的局勢,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是這門課程吸引我的地方。
最後,對語言的問題的一些淺見,對於學習者,因為外文資訊的豐富或是指定閱讀,所以閱讀的需求迫使自己學習外文。
然而,當學習者連基底都還未穩時,閱讀 外文書籍,會造成對知識一知半解,甚至認知錯誤。所以閱讀翻譯成自國語言的資訊可以減少這些情況,也能經由對資訊的累積進而有找尋相關資訊,閱讀查問的 能力。
那是否就不需要學外文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當你對翻譯本有所意見或問題時,會有想看原文版的欲望,另外,假設你在網路上或出國時,對談或尋 找專業相關資訊時,在面對不同語言的隔閡,因為外文能力,所以讓你有進行溝通、提問與自行閱讀的能力。
discussion - OOPS
春假看到朱學恒的訪問報導時,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他想那麼做? 第二個想法是起初維持兩人投入中文版翻譯工程的動力又是什麼? 第三個想法是身處在知識共享的開端,我們該意識到什麼?
自己雖然不是第一次聽到OOPS,但目前才初步知道什麼是OOPS,對於資訊不發達或外語能力不足的學習者們(包括自己) ,中文開放課程是可以透過網 路汲取相關專門資訊的捷徑之一。
在討論板中主要大多在討論認養課程、翻譯問題請教與跟OOPS相關的計劃或其他的資訊分享。進行翻譯的人大多不是大師、專家,而是對各學門有興趣或正在 該學門就讀研習的學習者。記得在討論板看到一篇發言,其中翻譯者對翻譯該課程的動力來源是"當我翻譯完,自己得到相關知識同時,也讓更多人獲得知 識"。
這也是我自己覺得中文化開放課程計劃的目的,透過每個人在開放式課程的各專業學科選擇自己認為得以勝任的科目進行聯繫與認領,再經由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翻譯的過程,當然每個人的翻譯對觀看者而言,也許會發現一些翻譯上的問題,這時因為網路討論區的便利,不用像以往對翻譯書籍發現問題時,除了尋找相關資 訊外,有時還要聯繫出版社或作者來確認問題癥結。
同樣的是,因為翻譯者在翻譯時對自身的要求,所有對於翻譯者的辛苦,自身也要做出相對的回應,要對其問 題本身的問題在哪?如何改進會更貼進原文所想表達的意義,這些有建設性的回應。現今在開放課程上的是教師認為可以開放的資源,代表如果我們自學與實際參 與課堂授課,在相關的知識獲取上還是會有些許差異(也許是一些教師口述的訣竅、方法或實際經驗傳導)。
目前OOPS開始浮上檯面,經由一些媒體的宣傳報 導,資金不足的問題應該可以逐漸獲得解決。接下來,除了現在的管理者之外,因越來越多的學校與計劃加入,如何將相關課程做出規劃與管理成了一個問題。那 未來是否可以將其集結成一個自我學習系統,學習者再透過專業相關的討論版進行交流、互評學習成果。
討論議題:當我們擁有了開放課程資訊後,在不同學科(例:體育、特教類)的大學教師角色會有怎樣的轉變,除了納入國內外的資訊外,又該如何傳導這些資 訊?
自己雖然不是第一次聽到OOPS,但目前才初步知道什麼是OOPS,對於資訊不發達或外語能力不足的學習者們(包括自己) ,中文開放課程是可以透過網 路汲取相關專門資訊的捷徑之一。
在討論板中主要大多在討論認養課程、翻譯問題請教與跟OOPS相關的計劃或其他的資訊分享。進行翻譯的人大多不是大師、專家,而是對各學門有興趣或正在 該學門就讀研習的學習者。記得在討論板看到一篇發言,其中翻譯者對翻譯該課程的動力來源是"當我翻譯完,自己得到相關知識同時,也讓更多人獲得知 識"。
這也是我自己覺得中文化開放課程計劃的目的,透過每個人在開放式課程的各專業學科選擇自己認為得以勝任的科目進行聯繫與認領,再經由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翻譯的過程,當然每個人的翻譯對觀看者而言,也許會發現一些翻譯上的問題,這時因為網路討論區的便利,不用像以往對翻譯書籍發現問題時,除了尋找相關資 訊外,有時還要聯繫出版社或作者來確認問題癥結。
同樣的是,因為翻譯者在翻譯時對自身的要求,所有對於翻譯者的辛苦,自身也要做出相對的回應,要對其問 題本身的問題在哪?如何改進會更貼進原文所想表達的意義,這些有建設性的回應。現今在開放課程上的是教師認為可以開放的資源,代表如果我們自學與實際參 與課堂授課,在相關的知識獲取上還是會有些許差異(也許是一些教師口述的訣竅、方法或實際經驗傳導)。
目前OOPS開始浮上檯面,經由一些媒體的宣傳報 導,資金不足的問題應該可以逐漸獲得解決。接下來,除了現在的管理者之外,因越來越多的學校與計劃加入,如何將相關課程做出規劃與管理成了一個問題。那 未來是否可以將其集結成一個自我學習系統,學習者再透過專業相關的討論版進行交流、互評學習成果。
討論議題:當我們擁有了開放課程資訊後,在不同學科(例:體育、特教類)的大學教師角色會有怎樣的轉變,除了納入國內外的資訊外,又該如何傳導這些資 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