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即時遠距期末

即時遠距初觸

選課開始時,聽到有一堂遠距教學的課。初聽聞之下,舊知識馬上聯結到以往的遠距教學模式,上課前看到了視訊跟麥克風,才知道我又接觸了另一種的遠距教學。而原本文字溝通方式及網路隱蔽性,被即時遠距的影音傳送所取代,轉換成另一種經由科技媒體為中介的課堂環境。課程一開始,雖然是跟熟悉的同學與認識的學長姐一同上課,但還是不習慣經由視訊方式對一群人說話(因為不知道眼睛該看哪),但後來幾番被動性發言下來,也就逐漸習慣這樣的方式。


舉例如下

佳珊所言:
第一次嘗試用視訊的方式上課,並且跟身在國外的老師對話,感覺很特別。但我並不是個習慣鏡頭的人,所以當webcam開啟,總會有點不知道該把眼睛往哪放的感覺。

透過科技聚合

對於即時遠距的便利性,不外乎可節省往返學校的車資與時間,這點在我們這堂課上就顯得十分重要。耀德可以在上完課就去上班,不用在台東多留一天;義斌學長、博忠學長與偉堯也可以不用從服務學校往返台東大學。但雖然科技帶來方便,亦有其科技不便之處:在學期一開始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登入帳號與平台使用的問題,在一開始的幾堂課之中,我們陷入與麥克風苦戰的迴圈,沒有聲音直到彷彿教室處在山谷之中。

舉例如下


鳳英所言:
這次可以看到人又有好聽的聲音(迴音哦)!很特別,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可以一起學習。省去大家奔波抵達同一地點上課的勞累,也節省了許多資源。真讚!看到自己在上面,真的不太適應,不過大家都很不錯,老師也一直試圖讓上課的過程輕鬆愉快。雖然狀況很多,聽不到聲音、無法講話、網路掛了、電源供應器壞了、電話響了、大家努力發言,但又不知是誰在說話(真可愛),雖然有很多的突發狀況,但這樣的學習更令人印象深刻,更具學習效果。

偉堯所言:
使用遠距教學克服了空間上的障礙,讓處在不同地區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有主機、有網路的地點進行學習。不論是及時同步(quasi-f2f )的影像聲音,或者非同步的平台,都是優良的學習管道。可是在這次臨時面對的問題─網路學園移機,讓大家都再次體會到使用遠距教學時出現的障礙。

後來課程嘗試了非同步進行的方式,我們經由非同步的課程進行,了解到googlegroup的使用與非面對面時,文字無法確切傳達出原意,同一段文字裡,會經由每個人看到的觀點不同,而激發出不同的想法與改變。後來,又因為教學平台發生故障,我們又有一次嘗試將平時使用的即時通訊應用於課堂上的機會。

舉例如下

雅琇學姐所言:
原本覺得好用的MSN拿來上課突然覺得MSN好難用,老師明快的決定讓課程再次以非同步的方式進行,這次大家好像比較有頭緒,知道該去哪裡討論,也知道究竟要討論什麼,其實在這些使用BLOG和WIKI的日子裡,我們一直都在進行非同步的教學,反而是習慣了每天連上討論區看看,而不會覺得麻煩了!

不同往常般的課程進行,我們可分作分散式(老師、義斌學長、博忠學長、偉堯與耀德)及聚合(雅琇學姐、佩貞、智元),在此兩團體中,我們可以發現偏屬於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的學習特質。

舉例如下

耀德所言:
在討論同步與非同步教學的優缺點中,老師提到非同步教學對學生的優點為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自主性 (self discipline),與對科技工具的熟悉與 comfort 程度 (familiarity and comfort level)。的確,非同步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自由的運用與支配學習的時間,而在另一方面,對老師的優點就是活動的 design 與 facilitate,透過老師自己設計、準備教材,可以有更深、更廣的思考。但缺點就是同學參與的方式只侷限以文字表達,無法有影像與聲音的互動,課程當中也會略顯單調。

茲將傳統教學與數位教學間的互動層面分立如下表1



課程進行與回饋



課程的進行中,從文獻的字彙與閱讀排版不難發現,顯然已經通過第一道篩選,使我們在英文不利的情況下,仍可吸收到國外的相關資訊。經由老師提供的訪談與影片,亦事先預選有中文字幕或事後給予訪談及閱讀的重點提要等。

舉例如下

博忠學長所言:
文章閱讀能力也影響學習的效果,幸好Grace老師在學習前會製作導讀錄音檔,或是導讀大綱,讓我們可以先有重點概要的認知,否則英文文章對我而言相當吃力,會有讀完後仍是一知半解,未能獲得文章的精華,事倍功半,浪費很多的時間。
每週規定敘寫的部落格,在一開始,因為以往沒針對課堂的內容、感想舒發到網路上的經驗,再加上剛開始的幾週,都環繞在器材使用的問題上。因而會有一種找不到鑰匙的感覺,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如何寫與寫到重點。

小馬所言 :
看過大家的部落格後,真的是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內容大同小異,大家對於上課的內容記得相當地清楚詳細,卻忘了在自己的省思與看法上多加著墨,連馬ㄦ自己也不例外==a。老師的疑問(why~大家寫得都差不多?)不只出現在這堂課中,隔了幾天,上教育實習課時,班導也問了同樣的問題,班導提到:「雖然大家在教學的專業上都有成長,怎麼在表達自己看法這部份還是沒有長進?甚至有人還出現退步的情況!」
另,在輪流統整與回饋時,可藉由不同人所統整的方式汲取經驗,如何有條理的整理出每個人對課堂的感想與從中發現一些問題,而提問與討論得另一個困難點,就是不知道該如何針對其所發表的感想進行回饋,及怎樣才算可以對其正向回饋。

戎文所言 :
而關於我們的提問呢?似乎對於大家來說都有點難度。像我的問題就很不恰當,畢竟同學包括我自己對百元美金電腦都不熟悉,也因此無法讓同學能好好的討論,而且似乎也跨越了下一組的主題,真的很不好意思~再次跟大家說聲抱歉。而我覺得小哈跟王關豪的問題就比較好,因為在經由老師的舉例和引導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把問題想的太複雜化了!其實很多領域都可以結合,我覺得就像統整課程一樣,選定一個主題並結合許多相關領域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獲得更多元以及完整的知識。

而語言問題,是一直產生的眾多循環之一,從老師一開始用英文寫部落格、文獻與訪談的英文聽寫,到最後使用中文進行、盡量採取中文聽講與容易閱讀、預錄大綱提要的方式進行,足以見得教學者對學習者的回饋、修正與適時提供鷹架組織的重要性。

舉例如下

孟芬老師所言如下:

我的困難


1. 對中文的文獻不了解,無法辨別其權威性與代表性
2. 英文文獻我也無法翻譯成中文,導讀只能做大意的闡述
3. 我看中文的內容,就像同學看英文一樣,有看沒有懂,看不太懂中文的翻譯啊

同學的困難


1. 英文程度
2. 關鍵字不了解,阻礙全文閱讀 (e.g. activity level, 甚至 level 在這裡是什麼意思也不太確定)
3. 文化差異造成閱讀障礙 (e.g. University of Phoenix 是全美著名的全 online 大學)

同步 v .s. 非同步

數位學習的前提,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之上,然而針對學習者的偏好與特質,加上以數位教學的進行方式,可能就會衍生出學習孤獨感。然而,在我們的課堂上,經由同步時的輪流發表,以小組合作進行的方式進行方式,學習孤獨感亦不攻自破。且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原本熟識的同儕,所以在課程進行與課後溝通方面,也較易產生互動行為。

舉例如下

佩貞喜歡同步教學的動機如下:
會喜歡同步教學是因為我是個「人來瘋」的一位學習者,
我喜歡看到老師、同學們互動、表情、聲音...等,這會使我很興奮!^__^
而在非同步進行時,深刻體會到非同步時,所要自行深入探索資料與需花費的時間,將會是同步進行課程得數倍時間。

雅琇學姐所言 :
老師與學生雙方都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要先看完老師給的影片,然後開始想(想,真的讓人好容易餓)到底影片裡面在說什麼,然後到討論區去發表感言,並且在其他人不定時的發表後,閱讀與回應,大家寫的也都滿深奧的,有時後我看不懂。別人可能也看不懂我在胡扯什麼。

佳珊所言:
我們彼此之間已經相當熟稔,而且,我想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一直都有個不是很好的習慣,就是當上課遇到問題時,會寧願與同學討論,也不會舉手向老師發問,包括我。基於這個原因,所以老師常在上課時聽見我們在底下竊竊私語的聲音,即使我們不是在聊天,但這種跟老師搶Mic 的感覺似乎真的不是很好。

因此,體會到時間排程與管理的重要性,並磨練自己短時間內該如何找到所需資料,從資料中提取、審問與歸納整理的工夫。

舉例如下

佩貞提到
將學習歸究於內在因素的學習者,會覺得學習成就的好或壞是因為自己的因素,自己有沒有用心,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其他環境、他人...等各種外在因素,而作為推卸『自己要用心學習』的藉口,既然要學習,就要用心盡全力去學習,這才是對自己負責的人。

茲將同步與非同步得差異整理如下:1.少了群體針對其中某一主題的直接討論,但個體可依照自己的步調去調整進度;2.可以自由掌握學習進度,但缺乏即時互動與討論,只能憑藉後來群組討論再建立與修正自己的觀念;3.少了直接的解惑與討論,但可由教師提供或自身尋找去發現資料來解決相關疑問,拓展自己本身原有的見解;4.在討論群組使用方面,事實上與非同步相同,只是在缺乏直接討論與解惑下,需要用討論群組的機會變多了,進而使自己可以思考他人的看法與立場,為什麼會這樣想?自己為什麼沒想到?;5.課程大綱與說明需仔細,以讓學習者了解其進度與相關作業。因無法觀察他人對主題討論的表情與語氣,只能透過自己本身主觀去解釋他人想法,及經過Mail、MSN或討論群組等去詢問或回應。

合作學習的進行

在臺灣的小組合作學習,大多以各司其職,將職務分配到小組成員中,待規定時限到後,再統整組合出一整體報告。而報告主持人可能是最後統整報告或分派到演講人職位。

舉例如下

小馬所言:
覺得台灣學生停留在「分工」階段的為大多數,「合作」的情況較少;當工作分配完後便各自行動,過程中若有人發現疑問時才做討論。這樣的工作模式雖然省時,卻失去腦力激盪發現新想法的機會,學習的內容也僅剩下片面(所負責的部份)難以構成整體的概念。
經由一次事先沒預定的主持經驗,深切體會到從課程一開始老師是如果進行準備,假如冷場與議題遠離主軸時,該怎麼拉回並透過自身詮釋,以讓其他同儕可以融入且加添新想法。

小冷所言:
主持一場會議,要能統整大家的話,要能帶動大家的氣氛,要能夠適時的了解,你這樣說話大家聽不聽的懂。1.說話落落大方;2.口語表達清楚易明白;3.說話經過大腦;4.能夠一直把場子搞熱;5.事先跑過流程;6.將某些難懂的專有名詞或是詞彙運用讓人能夠易於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7.能統整大夥的意見;8.提供並運用良好的交流管道進行會議的討論;9.口齒要清晰;10.口氣要芬芳 哈哈哈哈

而在課後學習沙龍整理,對於分散三地的我們來說,如何約同一時段與透過E-mil聯絡,而不使科技障礙再度出現,被擋信亦或收到的時間在數小時之後。是一項需再度跨越的柵欄。

首次聽聞亂數分組時,第一個反應是我在學校中分組裡沒碰到過的。因為在修課過程中,以往到別班(系)修課時,往往都是幾個好朋友一起去佔領教室某一塊角落。而經過老師與雅琇學姐得提醒,發現亂數分組是在職場適應第一步,想起在一開學或打工時,主管跟同事或同學剛開始都是不熟悉的人,也是從各做各的工作,經一段時間或一個專案後,就可以針對每個人不同特性進行調適與整合。

數位教學與未來

對我本身而言,這堂課的最大收獲,是得以藉課堂進行與三位學者的訪談中,重新整理自己對數位教學的看法、經驗與詮釋。首先經由Dr.Liu了解遠距培訓如何進行,在學生自我學習與時間管理上的問題,需透過在教學活動中,逐漸熟悉透過系統媒體完成的任務或功課,讓學習者慢慢整合經由媒體、教學者、同儕及教材互動,來增加於教學內容的學習時間。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如下:
所謂三個時期,並非時間序列,是指「發展→改善→維護」的過程。發展期是將課程轉化為線上課程;改善期則是依據師生互動過程加以改善課程;維護期的課程漸趨完善,稍加維護便可。

在課堂經營部份,屬於教師用評鑑來知道學生的程度及確定學生是否適合遠距教學。教材與活動設計要盡量有趣生動活潑要,並根據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來評估,盡量貼近學生生活,以讓師生面授或遠距進行互動。而非只是單純傳遞知識及將教材文本轉換媒介傳遞。

舉例如下

偉堯的看法 :
說到線上課程並非一下子全部轉化成線上課程,重點是教學的情境與過程。我想到我們國內的教育改革。九年一貫的主軸是要將資源整合,將各科能夠互相的融合進行生活化教學。但是,實施下來,發現很多課程都為了融合而非常勉強的湊在一起。其實這都短視近利,只求暫時的成效,而沒有考慮周詳。因此,我覺得這點國內的教育改革學者應該還得多學學其中精神。

瞇瞇所言:
以我們這堂課來說,「選擇符合學生喜好或需求的課程」要怎麼安排,每個人都存在有個體差異。同學提出的是「選擇喜歡的報告方式」,這也許可行,也許可以嘗試多元的學習但另一點「符合學生興趣的內容」,就存在的本末倒置的風險。

在課程發展方面,重要的是需不斷透過與學生溝通,從獲取更多的想法中到反饋。也經由多聽學生的意見與教師本身的反思來修改課程或刪除/新增,將一開始由老師根據經驗設計教學活動教學,逐步發展至課程的完整發展。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
學生學習動機依然是有差別,可用較有趣或是與生活連結的課程內容來提高,但參與度仍是有個別差異。較佳的課程設計方式,應是師生共同參與、回饋互動慢慢產生。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勉強不來的,影響的因素也很多,不單是教師或課程設計的問題。

孟芬老師的看法:
提到對課程的調整,就不得不談到這學期使用的工具。我已經在wk3: 說太多話了!!! (part1) 以及wk2: 人多意見多,但這是好事 (part1) (issue 4) 中兩次提到改進的計畫。最主要我承認一開始一下子太快的介紹了太多的工具,以後必須一個一個循序漸進的介紹。第二是這學期每樣工具我並沒有好好仔細的介紹,這也是可以大幅改進的。如果這兩點做到,我想同學們的接受度與使用度應該會提高。

在成員組成與成本資助方面,提到美國基本上都有服務性的教學資源中心單位,由要修online的課的人付錢給州政府,然後再以州政府給學校補助款的循環方式。而另外提到,最理想的成員是教學與電腦資訊相結合的人員,以做出或協助課程良好的呈現。然而有些實作課程需要親身經歷的經驗,在這部份,如無法承單貴儀維護與額外輔助器材的成本花費,則從利用媒體轉介輔助或可重覆觀看的特性,以減少災害發生的危險性與人力重覆模擬。

其次在Jennie的經驗談中,了解遠距教育的同質異型,

舉例如下

佩貞將其整理如下五種上課方式:
《1》 Fully Online:使用WebCT,卻沒有機會與老師同學面對面互動《2》Video :dvd上課,自己安排時間,隨選視訊《3》hybird:一週到校,一週網路回答問題《4》Video Conference:會事先給ppt《5》Personal Website:第一週和最後一週面對面,第一週講解課程如何進行, 提供sample,也讓同學互相觀摩

此五種方式在課程進行中,教師會透過PPT結合語音、透過螢幕錄影傳達軟體操作與說明及影音視訊方式。因為所有教材相關內容都已呈現在平台上,學生平時可透過自行觀看或自己步調進行。

舉例如下

義斌學長的看法如下:
課程方面:內容大綱一定都會呈現在網上、若提供課程重點更能節省筆記時間、仍有Face to Face的時間。
學習方面:線上課程可以節省距離時間、學習速度需自行調整、閱讀量更多,學習不見得比傳統教學輕鬆(~~~深表同意!~~~)。

有趣的發現:
DVD授課模式:這倒有不少好處,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重複性」與「安全性」。
Personal Website方式:這可有不少風險,不但老師要有能力,也要有設備,但是能夠自行管理未必不好,而且對老師可能也相對輕鬆,因為這個網站可能是「萬年網站」,老師就不用花太多時間再去建設,但反過來想,或許這樣的網站專業性比較充足。

不論課程以何種方式進行與互動,都有其共通的主要項目:(1)建立課程從屬相關內容與更新。(2)經不同媒介以適當傳達教材內容。(3)師生間溝通與互動管道暢通。(4)制定作業繳交時限、結果呈現規範與觀摩。(5)建立作業抄襲、作弊或遲交的相關規範。(6)相關參與者的時間管理與自我要求。

最後從Dr.Bonk所提到混成教學中,瞭解六個主要實際用來設計BL的面向: (1) 即時互動功能, (2) 學習者區辨與自律功能, (3)支援與訓練的模型, (4) 改革創新與系統建構間的協調性 , (5)文化適應性, 與 (6)擬平數位落差。而在使用混成教學設計使用與學習時,需注意以下六個面向:(1)豐富的教學法,(2) 知識的汲取管道,(3) 社會互動,(4) 個人化行為,(5) 成本效益, 與(6) 修正與擴充便利。

經由以學習者為中心策略的採納,使學習者達到三個階層,即:(1) 線上自我學習, (2) 經由活動練習並運用所獲得的經驗來取代講授,與(3) 經由線上學習並促使學習遷移到工作環境上。經由線上教學模式的輔助,可使學生習得工具相關技能、技術知識並從實作中獲取經驗與培養判斷-製造的技能。

總結

在接近期末這段時間,因由個人自身的私務與抓不到課堂上言論的關鍵詞,以致於後半部的課堂回饋屢次修修改改,覺得沒有什麼建設性的內容,所以就不再發佈出來,這是最為遺憾的一部份。在課程進行與回饋過程中,我們經由描寫與述說,透過彼此之間的觀察、互動與模仿,得以透過部落格分享與統整,借鑑他人的思考邏輯與統整能力。另外,老師對於課程中所面臨到問題,及在部落格回饋間加以增強,使得課程發展漸趨成熟穩定。
另一方面,經由老師、教材、同儕與教學環境的互動,透過小組合作、單人發表回饋與主持討論等模式,透過觀察自身與他人的差異,以省察不足之處、如何可以做到更好與下一次可以怎麼做。在教師身上,我們體會到老師的課堂經營、課堂主持與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再接觸即時遠距亦或主持即時遠距時,心中已有個標準典範。

最後,提出在課堂上所發現的幾點:1.時限的重要性,針對作業繳交與上課得時間,不能因私務而打亂原定規劃。當科技帶來方便時,我們要思考如何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做更好的應用。2.作業的相關整合,在一開始可將相關的規劃表提出、訂好時程與建立發生科技障礙時的補救措施,透過討論建立共識,並經由分讀文獻及其他方式加強真實合作部份。3.課堂討論時,需避免無窮迴圈,經由適時提綱重點,將稍有偏離的主題導回正軌。4.課堂後在部落格或Wiki上,將新發現或未經深入討論的重點,將其編序並透過共同創作精神,以非同步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