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第5次上課

這次趁著非同步上線去測一下,上次老師說的可不可以在宿舍裡上課的問題,
結果,網路是可以的,通訊是清楚的,但戶外音跟飛機聲干擾是很大的…
怕影響他人聽覺下,只好把MIC關掉,所以,下次還是回教室上課吧 : p

回主題…

透過這次的非同步課程,發現以下幾點:

1. 在一開始時,還是習慣上網路討論室,但這次少了主持者,感覺好像少了什麼。在幾番冷場下,因為之前有非同步的經驗,所以一邊就去重看相關的資料,寫homework。

與同步得差異:少了群體針對其中某一主題的直接討論,但個體可依照自己的步調去調整進度。

2. 思考的時間變多了:雖然在之前已經把課程影片看過一次,在要寫homework之前還是習慣再去看一次,再跟自己之前得想法做比較。因為自己掌握進度的原因,可以自由停在某個思考點。但是,同時也少了其他人的發聲,所以會產生一些盲點。

與同步得差異:可以自由掌握學習進度,但缺乏即時互動與討論,只能憑藉後來群組討論再建立與修正自己的觀念。

3. 發現疑問的解決:在思考OOPS課程時,重看了一次老師在中山大的演講錄影,而透過演講錄影中,進一步去修改自己在春假時,看到訪問朱學恆的影片所產生的問題。

與同步得差異:雖少了直接的解惑與討論,但可由教師提供或自身尋找去發現資料來解決相關疑問,拓展自己本身原有的見解。

4.討論群組的使用,因為少了同步的直接討論與解惑,所以經由討論群組,可看到學長、姊與同學們對主題的見解,接著發現一些自己本身贊同、缺失或沒發現的盲點。

與同步得差異:在討論群組使用方面,事實上與非同步相同,只是在缺乏直接討論與解惑下,需要用討論群組的機會變多了,進而使自己可以思考他人的看法與立場,為什麼會這樣想?自己為什麼沒想到?

5.上課講義與其他相關方面,與之前課程相比,因為少了直接指導者,所以在課程大綱與相關說明方面也比較仔細。但對於從主題延伸的疑問,也因缺乏直接指導者的解惑,所以需自行尋找相關資料來解答或思考。在發表的言論中,也可能缺乏對表情與語氣等的觀察,會變成主觀的去解釋他人想法

與同步得差異:課程大綱與說明需仔細,以讓學習者了解其進度與相關作業。因無法觀察他人對主題討論的表情與語氣,只能透過自己本身主觀去解釋他人想法,及經過Mail、MSN或討論群組等去詢問或回應。

2 則留言:

grace 提到...

大家拍拍手, 智元本週blog十分reflective, display learning, and promote other's learning. 繼續繼續!

1. 看來大家還是喜歡一個"主持人", 不過我做主持人的"功力"還不夠,總覺得都是我在說話, 還在思考改進中

3. 嚇死人了!你真的找到我中山大學的演講錄影, 還看了? 有幾乎兩個小時耶! 不過你看我走來走去,不像webcam前一動不動. :-)

5. 有疑問,除了自行尋找相關資料來解答或思考, 還可以利用discussion group詢問啊?

chih_yuan 提到...

利用discussion group詢問,大概從就是丟出來的主題或他人看法,接著提出自己對主題或他人看法的問題.

其實就是把
discussion group當一般論壇回應吧

但是也有可能得不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