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8日 星期六

第七次上課

這次應了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不過,也是因為如此才能有不一樣的經驗。

第一次, 使用MSN進行多人遠距課程。

在少了語音與打字速度不同下,有時候很難捉摸語意、回答的問題跟這回答是對哪個問題所提出的。

雖然如此,透過爬文與詢問還是可以了解這禮拜的作業與其他相關事項。

所以,這次的問題,透過老師的危機處理,帶給我一個實際的體會。

當我們使用科技的方便時,還是要考量到當科技不便時的應變措施。

像利用MSN、skype的通訊軟體、準備第二套進行方式、考量問題情形來斟酌使用的方法與相關的補充說明。

也就是說,當平常所習慣使用的技術或領域發生不可避免的問題時,還是可經由組成普遍使用的不同管道,來達到原來的目的。



最後,主任在最近發出的mail
因應主機移機,本教學平台96.04.27 17:00~96.04.30 24:00將暫停使用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謝謝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第6次上課

恢復到同步上課了,就如Grace老師所言,這是得天獨厚的機會。

因為,非同步的機會在我的經驗中,常常可以接觸的到,但是跨國家同步上課就是很難得的經驗。聽完學長姐與大學部的感受,似乎對非同步上課都感到有壓力或不適應。

其實不定時的上線回覆討論跟回覆內容這部份,也是我正在克服中的一點。
“如何增加消化速度,又不能消化不良”,因為發表議題的時間不同,所以,有時得看完資料後,馬上做回覆。這對我而言,就會變成形而上、沒太多自己觀點的報導。
所以,我應該多增加咀嚼的時間。

而在作業列表方面,是會比較了解自己做了什麼、什麼還沒做的方式。不過,這應該是自己可以養成的習慣。在我的經驗中,在上課後,知道自己有哪些作業,藉由課堂記錄與衡量完成的時間去安排管理。到後來,這能力就能默化到生活時間管理中,變成思考模式之一。

在開放式課程方面,談到翻譯品質的問題,在我的觀點,對一未知領域或不熟悉的內容,還是要先去了解內容在講述什麼,加上自己的翻譯也未必能貼切原意,且語法有時會參入比喻或專有名詞等...這些都是造成我先去看翻譯本的原因。所以套句義斌學長講的“能翻譯的就很強了”。

最後,是討論同步與非同步的混合式(耀德因網路問題無法聽到語音,博忠學長第一小時無法參與),缺乏聽到別人思考的聲音,這的確是蠻大的損失。在現在同步課程中,大多是討論與報告介紹。

在討論方面,因為無法預料出會激發哪方面的問題,這是語音使用第一個困難點。

討論方面:現實上錄影品質不良,因為無法立即得到改善。所以只能事先以非同步形式輔以討論議題、討論的幾個層面。待課後,無法參與的學長姐或同學們,就能透過錄影與事先的討論議題與層面,將對議題的看法或激發出來的問題轉貼在自己的部落格或討論群組上。

在報告介紹方面,這問題相對小了一點,因為無論在教師講述或同學間的報告,都能提供文本或單純的錄音檔連結,只是運用在準備的時間又會形成一個障礙。

報告介紹方面:在課程進度上,我們下週是每組在wiki上預言2007與K12的主持報告。所以無法參與者,可以先藉由每組在wiki上內容,大致了解內容及議題,再將對議題的看法或激發出來的問題轉貼在自己的部落格或討論群組上。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discussion - OOPS usage?


我所選的兩門課程
1. 媒體藝術與科學 » 2004秋季課程:創意學習的技術
2. 科學、科技與社會 » 2002秋季課程:危機世界中的科學技術

先就創意學習的技術,課程描述如下:


其課程在於探究新科技如何協助人們以新方法學習新事物。在課程進行中,將先教授分析創意教育科技與創意學習環境背後 的原則與策略。課程中透過特定的個案研究進行分析,如LEGO組合積木,和課後電腦輔助學習中心。亦會加入實作活動、學習經驗分析及新工具新活動的設 計。

其課程相關方面,在我之前的學習經驗亦有接觸過,但我們課程是較偏向商業取向。除了觀看一些目前市面推出的一些產品設計概念,再加以其背後的分析與思考 創作的觀念,經由對視窗互動設計概念實作,課堂上同儕互評與教師評析。最後在以參與教育部創造力課程比賽為目標,藉由小組合作進行製作企劃、產品發想與 發表等…演練操作。

所以如果結合現有的這些開放資訊,將可以讓相關需求的學習者獲取更多的資訊,因為創造力需透過對不同事物的觀察來累積經驗。透過不同國家,國情有所不同 的情況,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的設計想法與執行應用方式。

再以2002秋季課程:危機世界中的科學技術,課程描述如下:

目標是在分析目前的重要局勢,以及它們所揭露的目前科技世界的本性和運作模式。我們會從科 技和恐怖主義之間的關連談起。本堂課中亦包含了人類製造的世界是如何孕育初步安全和危險,以及人類的反應。 許多受邀而來的客座學者協助我們建立起了強力的跨學科研究方式(科學、工程、社會科學、人文學科)。

相關的議題包括科技風險與其矯正,社會學技術體系, 災難的預想,科技與個人,科技與宗教,科技與教育,還有科技與信任。學生必須進行口頭報告和一個專題。 除了書面作業之外,授課教師也可能考慮把服務中 學習的提案和網路上的簡報納入最後專題的選擇中。

會選擇這門學科的原因,是因為最近的全球議題:全球暖化,加上在其他課堂看的『失控的進步』一書的閱後感。

我們在探討教育科技未來在哪的時候,我們生存 的環境同時也在改變。然而在不同專業學科的我們未來的局勢,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是這門課程吸引我的地方。

最後,對語言的問題的一些淺見,對於學習者,因為外文資訊的豐富或是指定閱讀,所以閱讀的需求迫使自己學習外文。

然而,當學習者連基底都還未穩時,閱讀 外文書籍,會造成對知識一知半解,甚至認知錯誤。所以閱讀翻譯成自國語言的資訊可以減少這些情況,也能經由對資訊的累積進而有找尋相關資訊,閱讀查問的 能力。

那是否就不需要學外文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當你對翻譯本有所意見或問題時,會有想看原文版的欲望,另外,假設你在網路上或出國時,對談或尋 找專業相關資訊時,在面對不同語言的隔閡,因為外文能力,所以讓你有進行溝通、提問與自行閱讀的能力。

discussion - OOPS

春假看到朱學恒的訪問報導時,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他想那麼做? 第二個想法是起初維持兩人投入中文版翻譯工程的動力又是什麼? 第三個想法是身處在知識共享的開端,我們該意識到什麼?
自己雖然不是第一次聽到OOPS,但目前才初步知道什麼是OOPS,對於資訊不發達或外語能力不足的學習者們(包括自己) ,中文開放課程是可以透過網 路汲取相關專門資訊的捷徑之一。

在討論板中主要大多在討論認養課程、翻譯問題請教與跟OOPS相關的計劃或其他的資訊分享。進行翻譯的人大多不是大師、專家,而是對各學門有興趣或正在 該學門就讀研習的學習者。記得在討論板看到一篇發言,其中翻譯者對翻譯該課程的動力來源是"當我翻譯完,自己得到相關知識同時,也讓更多人獲得知 識"。

這也是我自己覺得中文化開放課程計劃的目的,透過每個人在開放式課程的各專業學科選擇自己認為得以勝任的科目進行聯繫與認領,再經由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翻譯的過程,當然每個人的翻譯對觀看者而言,也許會發現一些翻譯上的問題,這時因為網路討論區的便利,不用像以往對翻譯書籍發現問題時,除了尋找相關資 訊外,有時還要聯繫出版社或作者來確認問題癥結。

同樣的是,因為翻譯者在翻譯時對自身的要求,所有對於翻譯者的辛苦,自身也要做出相對的回應,要對其問 題本身的問題在哪?如何改進會更貼進原文所想表達的意義,這些有建設性的回應。現今在開放課程上的是教師認為可以開放的資源,代表如果我們自學與實際參 與課堂授課,在相關的知識獲取上還是會有些許差異(也許是一些教師口述的訣竅、方法或實際經驗傳導)。

目前OOPS開始浮上檯面,經由一些媒體的宣傳報 導,資金不足的問題應該可以逐漸獲得解決。接下來,除了現在的管理者之外,因越來越多的學校與計劃加入,如何將相關課程做出規劃與管理成了一個問題。那 未來是否可以將其集結成一個自我學習系統,學習者再透過專業相關的討論版進行交流、互評學習成果。

討論議題:當我們擁有了開放課程資訊後,在不同學科(例:體育、特教類)的大學教師角色會有怎樣的轉變,除了納入國內外的資訊外,又該如何傳導這些資 訊?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discussion - future of education (did you know?)

從讀閱「世界是平的」到看完這段影片,或許2010年的職務是目前所無法預料的, 但試問我們本身可以先為2010年時做出什麼準備嗎?

不久的將來並非無跡可尋,OOPS即是其中的一項主流。

教師的角色,在我本身的觀點,是利用本身的專業能力提供或評估課程相關有效資料或資源,而不因資訊開發的過度氾濫而盲無所從。

但在教師轉換成專業人員時,學生的學習動機呢?為什麼公司紛紛移駐大陸,難道只是為了工資便宜,還是因為該國家背後的發展潛力?

目前的網路e化,已將共通開放資源(出版業、教育界乃至教育訓練)做出雛型,其代表區域性侷限已逐漸淡化如果將學生定義為進修知識的族群,那這些開放的資源即成為培養或解惑的最佳利器。

然而增加獲取資源管道的便利性,是為了幫助學生升學、提升能力亦或只為了找到工作職務,不同的面向應各有其需求吧。

現今語文共通與嶄新科技方面專業知識,在日後逐漸應會轉為常識性知識。學生的責任是什麼?

從目前的按照課表與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到逐漸成形中的自我學習系統,應是評估自己需要或需求,而從專業人員所提供的課程獲取知識,並透過網路獲取其他相關資訊,亦或提供自己本身區域的經驗或能力去協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看到目前的狀況,也從影片中得知一些數據後臺灣跟其他國家的學習情形也真的有差異(尤其與大陸目前現況)然後呢?

就如OOPS的相關計劃,在臺灣得不到大部份企業相關資助,真的是因為太新而無法接受嗎?

對於未來的急速改變,在現在的我們是否該規劃要做出什麼的藍圖,或是怎麼使自己腳步跟上。

目前有發展中譯,後來會不會隨著越來越多人力與學校的參與團隊,在未來形成可互相翻譯成各國當地語言,變成一個大型開放學習課程集散地。

然而不只OOPS,現在其他方面的古本、現在的書籍或其他資源也朝向開放資源前進。

這也是我所謂自我學習系統的課程資訊來源,在分門別類建立的相關資源,學習者可依其需求得到相關的資訊課程。

然而如何去評估課程是否符合需求,相關方面可藉由專門人員做層面管理規劃,或身處在此大系統內的學生,依其需求接收到各國或各學校的相關資訊,也應發展出自我思考評估與統整資訊的能力。

這也是之前提到,後來隨網路資訊快速發展的學生需先評估自己需要或需求,進而從專業人員所提供的課程獲取知識,並透過網路獲取其他相關資訊的原因。

同時擁有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透過參與已建立好或建設中的管理機制,改善系統相關規劃、亦或透過系統去提供自己本身區域的經驗協助需要幫助的人,而這需要幫助的人,有可能是專家、之前或後來的人或自己本身。

第5次上課

這次趁著非同步上線去測一下,上次老師說的可不可以在宿舍裡上課的問題,
結果,網路是可以的,通訊是清楚的,但戶外音跟飛機聲干擾是很大的…
怕影響他人聽覺下,只好把MIC關掉,所以,下次還是回教室上課吧 : p

回主題…

透過這次的非同步課程,發現以下幾點:

1. 在一開始時,還是習慣上網路討論室,但這次少了主持者,感覺好像少了什麼。在幾番冷場下,因為之前有非同步的經驗,所以一邊就去重看相關的資料,寫homework。

與同步得差異:少了群體針對其中某一主題的直接討論,但個體可依照自己的步調去調整進度。

2. 思考的時間變多了:雖然在之前已經把課程影片看過一次,在要寫homework之前還是習慣再去看一次,再跟自己之前得想法做比較。因為自己掌握進度的原因,可以自由停在某個思考點。但是,同時也少了其他人的發聲,所以會產生一些盲點。

與同步得差異:可以自由掌握學習進度,但缺乏即時互動與討論,只能憑藉後來群組討論再建立與修正自己的觀念。

3. 發現疑問的解決:在思考OOPS課程時,重看了一次老師在中山大的演講錄影,而透過演講錄影中,進一步去修改自己在春假時,看到訪問朱學恆的影片所產生的問題。

與同步得差異:雖少了直接的解惑與討論,但可由教師提供或自身尋找去發現資料來解決相關疑問,拓展自己本身原有的見解。

4.討論群組的使用,因為少了同步的直接討論與解惑,所以經由討論群組,可看到學長、姊與同學們對主題的見解,接著發現一些自己本身贊同、缺失或沒發現的盲點。

與同步得差異:在討論群組使用方面,事實上與非同步相同,只是在缺乏直接討論與解惑下,需要用討論群組的機會變多了,進而使自己可以思考他人的看法與立場,為什麼會這樣想?自己為什麼沒想到?

5.上課講義與其他相關方面,與之前課程相比,因為少了直接指導者,所以在課程大綱與相關說明方面也比較仔細。但對於從主題延伸的疑問,也因缺乏直接指導者的解惑,所以需自行尋找相關資料來解答或思考。在發表的言論中,也可能缺乏對表情與語氣等的觀察,會變成主觀的去解釋他人想法

與同步得差異:課程大綱與說明需仔細,以讓學習者了解其進度與相關作業。因無法觀察他人對主題討論的表情與語氣,只能透過自己本身主觀去解釋他人想法,及經過Mail、MSN或討論群組等去詢問或回應。